維托裏奧從剛開始便一直緊皺著眉頭,他甚至沒把盧卡的話聽進耳朵裏。
“先把他押下去吧。”菲德和裏昂對視,對方那倔強的眼神告訴菲德,這個人比瑪麗還要難處理。
等到裏昂被押走後,菲德才開始詢問維托裏奧關於義軍內部的事情。
“義軍內部在我離開的時候已經出現了很大的分歧和不和諧,”維托裏奧當著所有隊長麵前說到,“原因有很多,最德高望重的裏昂被公國抓住也是一個原因。部分首領和背後的資助者本來都忌憚著裏昂,因為大部分義軍部眾和農民都隻聽裏昂的命令,但在裏昂失手被擒後,這些人的奪權意圖便都顯露了出來。”
維托裏奧告訴眾人,其中身為奧爾丁頓公爵之子的魯茨是新生派代表,他們得到了年輕義軍的支持和擁戴,李維爾就屬於這一派。新生派作風強硬,即使不擇手段也要達到目的,派出刺客刺殺各地傭兵團長的計劃估計就是出自新生派之手。新生派的義軍已經厭倦了組織之前的緩慢腳步,他們希望在十年…不,五年之內逐一推翻三個公國,甚至是一並推翻。
而除了新生派,還有實力更強大的保守派,保守派的主要領袖是“歌唱者”烏夫斯。保守派裏還有幾個其他首領,這些名字早在上一次對維托裏奧的“審問大會”裏便聽說過了,菲德也知道了那個叫烏夫斯的馬哲尼公國大商人是身兼資助者和義軍首領身份的重要人物,不過他的勢力非常龐大,即便是公國的貴族也無法對烏夫斯下手。保守派主張繼續執行過去的方針,以宣揚思想的方法把公國內的所有底層人民變味義軍的支持者,以占領各種重要物資的方法把控著公國的命脈,以慢慢蠶食的方法打到那些主張鏟除義軍的貴族。這樣的手段一直在進行,不過收效不佳已經被時間證實,這也使得保守派的義軍流失了不少。
第三派是當初效忠於裏昂的首領派,首領派的人主張先把裏昂救出來,因為裏昂就是義軍的精神領袖。這個出身貧寒的老農民帶領著義軍戰勝過不可能戰勝的困難,所有窮人都把裏昂視為他們的救世主,期待有一天裏昂能夠帶著窮人站在公國的宮殿之上,建立一個新的國度。
最後一派是和平派,和平派的人相對軟弱,他們希望能夠和公國的統治者協商,然後在三個公國的中間地方建立一個小國家。他們夢想用這個國家作為示範,然後慢慢地讓公國統治者明白到這個國家製度的美好和完善,讓其他國家自願地、主動地放棄階級統治,加入到他們之中。維托裏奧認為和平派應該改稱為癡人說夢派,因為他們都活在了理想之中。
“是嗎?我覺得和平派挺好的,誰愛去誰去,但我要是奧爾丁頓公爵他們,肯定不願意把自己的領土劃出來給那些窮民。”茉莉在一旁調侃到。
“也就是說,魯茨在這次伊汶城的行動中,可能已經獲得了各派首領的支持,不過因為一些意外,他們才都葬身火海。”賽琳娜說到。
維托裏奧搖了搖頭,“我不認為魯茨得到了各派首領的支持,最起碼保守派的烏夫斯是不會支持他的,因為烏夫斯認為即便義軍失去了裏昂,義軍一樣可以繼續向前。”
菲德也和維托裏奧想的一樣。魯茨在伊汶城鬧出了這麼大的一件事,把整個大陸的所有國家都得罪了,恐怕過不了多久,所有國家便都會把義軍視為敵對勢力。無論是否救出裏昂,無論是否像魯茨所要求的那樣,把諾奧公國南部的貴族們撤出,義軍都被帶到了一個尷尬的境地。這顯然不是保守派與和平派所希望看到的,更重要的是,連首領派的人都會以為裏昂死在了這次的陰謀之中,他們也會與新生派變得對立。如此看來,得益者將不會是義軍裏的任何一個派別,反倒是三個公國的統治者和其他一些希望義軍走向失敗的人得益了。
“那會不會是這樣,”瘦子托托突然說到,“或許有義軍內部的人把魯茨的陰謀出賣給了奧爾丁頓公爵,然後公爵借機利用這個陰謀,讓大陸各國對義軍產生公憤…”
盧卡立即駁斥道:“怎麼可能!奧爾丁頓公爵失去了兩個兒子,自己的女兒也受了重傷,破壞掉整個婚宴的陰謀怎麼可能在公爵的眼皮底下得到通過?!”
維托裏奧沉吟了一下後說:“也有可能出賣情報的人並沒有把所有實情供出來,這個結果對於出賣情報的人來說才是最大的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