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應收賬款管理(3)(1 / 2)

(4) 分析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平均收賬期,看流動資金是否處於正常水平,企業可通過該項指標,與以前實際、現在計劃及同行業相比,借以評價應收賬款管理中的成績與不足,並修正信用條件。

(5) 企業要遵循穩健性原則,對壞賬損失的可能性預先進行估計,積極建立彌補壞賬損失的準備製度。並考察拒付狀況,考察應收賬款被拒付的百分比,即壞賬準備率,以決定企業信用政策是否應改變,如實際壞賬準備率大於或低於預計壞賬準備率,企業必須看信用標準是否過於嚴格或太鬆,從而修正信用標準。

(6) 編製賬齡分析表,檢查應收賬款的實際占用天數,企業對其收回的監督,可通過編製賬齡分析表進行,據此了解,有多少欠款尚在信用期內,應及時監督,有多少欠款已超過信用期,計算出超時長短的款項各占多少百分比,估計有多少欠款會造成壞賬,如有大部分超期,企業應檢查其信用政策。★

2.加強應收賬款的事後管理

對於逾期拖欠的應收賬款應進行賬齡分析,並加緊催收,因為賬款最忌諱不及時追討,據美國收賬者協會統計,超過半年的賬款回收成功率為57.8%,超過1年的賬款回收成功率為26.6%,超過2年的賬款隻有13.6%可以收回。收賬管理包括如下兩部分工作:

首先,確定合理的收賬程序,催收賬款的程序一般為:信函通知、電報電話傳真催收、派人麵談、訴諸法律,在采取法律行動前應考慮成本效益原則,遇以下幾種情況則不必起訴:訴訟費用超過債務求償額;客戶抵押品折現可衝銷債務;客戶的債款額不大,起訴可能使企業運行受到損害;起訴後收回賬款的可能性有限。

其次,確定合理的討債方法。若客戶確實遇到暫時的困難,經努力可東山再起,企業幫助其渡過難關,以便收回賬款,一般做法為進行應收賬款債權重整:接受欠款戶按市價以低於債務額的非貨幣性資產予以抵償;改變債務形式為“長期應收款”,確定一個合理利率,同意客戶製定分期償債計劃;修改債務條件,延長付款期,甚至減少本金,激勵其還款;在共同經濟利益驅動下,將債權轉變為對客戶的“長期投資”,協助啟動虧損企業,達到收回款項的目的。如客戶已達到破產界限的情況,則應及時向法院起訴,以期在破產清算時得到部分清償。針對故意拖欠的討債,可供選擇的方法有:講理法;疲勞戰法;激將法;軟硬兼施法等。

◎ 建立針對賒銷業務的內部控製製度

企業應該針對賒銷業務製定一整套科學規範的慣例辦法和程序。這些方法和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麵的關鍵內容:

1.崗位分工控製

建立銷售與收款業務的崗位責任製,明確相關部門和崗位的職責和權限,確保辦理銷售與收款業務的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製約和監督。將辦理銷售、發貨、收款三項業務的部門分別設立,明確各自的職責和權限;建立專門的信用管理部門(或崗位)的單位,應將信用管理崗位與銷售業務崗位分設。

2.授權批準控製

明確審批人員對銷售業務的授權批準方式、權限、程序、責任和相關控製措施。審批人員不得越權審批。明確經辦人員的職責範圍和工作要求。金額較大或情況特殊的銷售業務和特殊信用條件,實行集體決策。未經授權人員不得經辦銷售與收款業務。

3.銷售與發貨控製

建立銷售預算慣例製度,製定銷售目標,確立銷售慣例責任製。建立銷售定價控製製度,製定價目表、折扣政策、付款政策並嚴格執行。加強賒銷慣例,對於超出銷售政策和信用政策的賒銷業務,實行集體決策審批。明確規定銷售談判、合同簽訂、合同審批、銷售、發貨等環節的崗位責任製、職責權限及管理措施,並嚴格執行。建立退回管理製度。銷售退回必須經銷售主管審批。建立完整的銷售登記製度,加強銷售合同、銷售計劃、銷售通知單、發貨憑證、運貨憑證、銷售發票等的核對工作。銷售部門應當設置銷售台賬。

4.收款控製

銷售收入及時入賬,不得賬外設賬,不得擅自坐支現金。銷售與收款職能應當分開,銷售人員應當避免接觸現款。建立應收賬款賬齡分析製度和逾期應收賬款催收製度。按客戶設置應收賬款台賬。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及時足額收回款項。對於可能成為壞賬的應收賬款應當報告有關決策機構,以確定是否確認為壞賬。發生的壞賬應查明原因,明確責任。對已注銷的壞賬進行備查登記,做到賬銷案存。收回已注銷的壞賬應及時入賬。加強對應收票據的管理,其取得和貼現必須由保管票據以外的主管人員書麵批準。定期與客戶核對往來款項,如有不符,應查明原因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