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歌不是Google的簡單翻版,當Google來到中國,開始入鄉隨俗用上中文名字的時候,對穀歌這個外來媳婦適應能力的考試也就開始了。這裏我們回顧一下穀歌這五年來在中國的曆程,不難發現,這其中既有穀歌的雄心壯誌,也有不少無可奈何。
對於穀歌要退出中國市場這件事,中國用戶的感情還是很糾結的。
一方麵,穀歌在中國算不上壞孩子,五年前,當他來到中國的時候,大部分中國人還對他抱有很大的期望,在過去的幾年中,麵對同樣水很深的中國市場,穀歌中國摸爬滾打,一直在努力適應中國的做事方式,希望自己能夠有所作為。穀歌中國的前總裁李開複還曾說,穀歌到中國就是希望能夠破除美國的互聯網公司在中國來一家敗走一家的魔咒。然而幾年後當穀歌同樣難以打破這個魔咒,最終打算退出中國市場的時候,中國的用戶還是感到很惋惜。
另一方麵,穀歌不是太太平平地離開中國市場,而是揭起了一場震驚全世界的軒然大波。這好比到餐廳裏吃飯,覺得菜不對自己的胃口,大部分人最多以後不來吃,但是穀歌非逼著餐廳老板把廚子、菜單全換掉。所以喜歡這個餐廳的,就覺得穀歌不厚道;而和穀歌一樣不喜歡這個餐廳的,就覺得穀歌太爺們兒了。
穀歌與中國市場的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當時穀歌還未進入中國。這一年的9月12日,在搜索引擎界剛剛嶄露頭角的新秀穀歌在Google。com上推出簡體中文、繁體中文、韓文以及日文搜索服務。這是穀歌第一次針對歐美市場之外的搜索引擎服務,標誌著穀歌開始把目光投向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值得一提的是,在2000年年初,李彥宏就在北京中關村成立了百度公司。百度和穀歌也幾乎是於同一時間在中文搜索引擎的比賽中起跑。
在之後的五年裏,中國用戶可以通過Google。com進行中文搜索,穀歌隻是從遙遠的大洋彼岸向中國用戶提供這一服務,並沒有在中國設立任何辦事機構,也沒有做任何市場推廣工作。而正是在這五年裏,百度在中國突飛猛進,籠絡了大量的用戶,成為中文搜索引擎的一哥,而且還跑到美國去上市了。
在百度上市的前夕,穀歌曾想收購百度,但是沒有談攏。所以當百度在納斯達克敲鑼打鼓上市的時候,穀歌再也坐不住了。2005年,穀歌終於在中國市場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這年的7月19日,穀歌公司宣布在中國建立工程研究院,並於同一天任命微軟前高管李開複為穀歌中國區總裁。引用新聞稿的原話,穀歌稱此舉的目的“在於同經濟高速增長中越來越多的中國計算機用戶建立更好的聯係,同時開發中國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才幹。”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穀歌在中國的第一步就麵臨著一場大官司。因為李開複之前擔任美國微軟公司的全球副總裁,他負責研發包括語音、自然語言、全新的搜索和在線服務等技術和產品,也就是說李開複在微軟所從事的工作可以直接拿來為穀歌所用,這讓微軟這個老東家很惱火。
更何況,穀歌和微軟在美國本來就是冤家對頭,現在穀歌從自己的競爭對手微軟那裏挖人,微軟認為穀歌欺人太甚,要討個說法。7月19日,也就是穀歌任命李開複消息公布的當天,微軟向其總部所在的華盛頓州地方法院起訴,指控穀歌和李開複違反商業競爭協議,要求法院判決李開複不能為穀歌工作。
兩個月後,美國華盛頓州金縣高等法院就此案做出裁決:李開複可以為穀歌工作,但工作範圍將受到限製。這個判決讓穀歌占了上風,因為一旦放人過去,你就管不了人家做什麼了。微軟雖然很鬱悶,但是也沒有辦法。到了年底,微軟公司終止了對穀歌以及李開複的訴訟,雙方決定在庭外和解。2005年10月,李開複正式就任穀歌中國掌門人,直到2009年從穀歌辭職。
穀歌進入中國市場可以說是從李開複的這場官司開始的,而微軟一直對穀歌挖自己牆腳一事耿耿於懷。所以當2010年年初,穀歌決定退出中國市場的時候,微軟終於覺得是受了某位神仙姐姐的幫助,暗中給自己出了一口惡氣,第一個站出來高調指出穀歌在中國的經營有問題,自己不會離開中國市場。這些都是後話了。
李開複率領的穀歌軍團進入中國之後的第一件事情是大力拓展中國市場的廣告業務。2005年8月8日穀歌宣布把授權代理商計劃擴展到中國,同時公布了中企動力成為穀歌在中國的首家正式授權代理商,在中國境內提供穀歌AdWords關鍵詞廣告服務銷售和支持。中國的企業從此可以通過這些代理商,在穀歌AdWords的廣告平台上選取關鍵詞進行競價。截至2010年年初,穀歌在中國的代理商總數達到25家,遍布中國各大城市,員工人數總和上萬。
之後,穀歌決定針對中國市場獨立門戶,也為下一步推出針對中國市場的產品做準備。2006年1月26日,在和中國相關部門進行協商的基礎之上,穀歌推出中國搜索引擎Google。cn。用戶發現,如果用同一個中文關鍵詞在Google。cn和Google。com上搜索,結果是不同的。其中Google。cn接受中國政府對搜索結果的審核,對一些內容進行了過濾。之後,Google。cn的服務器也於2006年遷入到中國境內,接受中國相關法律的管製。穀歌稱和中國政府在搜索結果上達成妥協的目的是遵守中國法規,為了穀歌更好地在中國成長,同時為中國發展“做出有意義的積極貢獻”。
但是沒過幾天,這個Google。cn就被指出在中國沒有ICP牌照,涉嫌非法經營。所謂ICP牌照就是中國政府頒發給網站的身份證,如果沒有這個牌照,網站就是非法網站。按照中國現行法律,涉及外資的網站在申辦ICP經營許可證時,首先需要進行外資股份的剝離,否則申請不予受理。這也就是說外資公司是不能直接在中國獲得ICP牌照的。所以外國公司要在中國經營網站必須先成立一個中資公司,通過這個中資公司獲得網站的ICP牌照,來管理和運行網站,中資公司再通過技術服務合作等方式將利潤轉移到外資母公司賬下。這個模式被外資企業廣泛使用,比如像雅虎使用3721的ICP牌照,eBay使用易趣的ICP牌照,亞馬遜使用卓越網的ICP牌照,都屬於這種做法。
而當時穀歌中國的網站借用的是趕集網的ICP牌照。按照穀歌當時的說法,Google。cn暫時由趕集網運營;作為回報,穀歌將向趕集網提供全麵的技術支持和相關回報。但是穀歌和趕集網是沒有關係的兩個網站,用的卻是一個ICP牌照,所以穀歌就有借用別人身份證的嫌疑。
到了2007年,穀歌與趕集網成立合資的北京穀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來運營Google。cn。Google。cn也最終在當時的中國信息產業部獲得了ICP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