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讓感覺在你心中開花結果(7)(2 / 2)

不幸的是,我們的感覺能力勢必會受到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壓製,勢必會有許許多多的人對你講,你不該這樣,你不該那樣,你的感覺是錯的,我們的看法才是對的,感覺是靠不住的,理性才是可靠的……結果,擁有豐沛感覺的人就鳳毛麟角了。

那麼,怎麼恢複你的感覺?答案也很簡單——尊重它。

如若你的心中湧動起一種感覺,那麼徹底放棄與它抗爭。不管它是什麼,你都可以由著它在你心中自然地遊走。如此,它最終會在你心中開花結果,而且一定是你意想不到的花,意想不到的果。

你的感覺不能在別人身上開花結果

在我的短文《論單純》中,我寫過這樣一個事例:

他是知名的心理醫生,她隻是一個小女子,他們在一家機構合作。

但是,在和他們交談幾分鍾後,我就斷定,在看人上,她遠比他有眼光。

隻因為,她有一顆晶瑩剔透的水晶心,他沒有。

所以,不管閱曆多豐富,他都是可以被誘騙、被討好、被糊弄的,而她不會,因為她的心太單純。

我把這斷言說給朋友們,他們被嚇了一大跳,因為他們是花了數年的時間,經過很多例證,最終才“發現”她的確比他更會看人的。

這隻是因為,他們很不單純,所以需要數年時間,才能“相信”這一點。

我夠單純,所以可以幾分鍾內得出這個答案。

僅從結果上看,這個事例似乎很特殊,因為我那麼快就發現了別人幾年才能發現的本相。但從過程上看,我認為它其實一點都不特殊。我相信,“被嚇了一大跳”的朋友其實和我一樣,一開始一定也會有類似的感覺。但是,這種感覺產生之後,他們不是“由著它在心中自然地遊走”,而可能首先是與它抗爭,例如質疑這種感覺,評價這種感覺,最終導致不敢相信這一感覺。

當然,質疑也罷、評價也罷,是很隱秘的心理過程,我們必須停下來,進行深度的自我覺察,才能清晰地發覺它是怎麼進行的。

一個網友在我的博客上留言說,她由著感覺指揮自己,但為什麼走到了懸崖邊緣?

答案很簡單,她的感覺並不純,她的感覺藏著很多欲念。尤其重要的是,她的這些欲念是針對別人的,即她的戀人,她一定是渴望戀人用某種方式愛她。這是欲念,是要求,是要求戀人不顧他自己的感覺,而按照她的欲念來對待她,這不是感覺。

並且,我強調的是,“讓感覺在你心中開花結果”。我們應先做到這一點,而不是“讓感覺在別人身上開花結果”。

尊重感覺,就是什麼都不做,就讓感覺在心中自然產生,自然遊走,不對它做任何工作,正如克裏希那穆提所說:

有沒有一種感覺,其中是沒有念頭的?你能不能安於這種感覺之上,既不指揮它,改變它,也不以好壞來論斷它?試試看。

大掃除……

現代都市,保姆和鍾點工越來越流行。

自己的時間是寶貴的,可以折算成錢,折算成心情,折算成享受……如此,就不妨請一下鍾點工,把所有的日常瑣事都交給他,把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

不過,有些時候,我勸你不妨自己做一下家裏的清潔工。因為,清潔宛若一個儀式,你在清潔一個又一個的房間時,也仿佛在清潔自己一個又一個的心房。

我正在這樣做。不過一個80平方米的兩室兩廳的房子,我已經大掃除快一個月了。

一開始,我想兩天內把它收拾幹淨,但收拾臥室的時候,卻忽然感到,自己的內心也同步獲得了清潔。清潔地板、擦拭窗台、清洗床單的時候,我的內心經常被觸動。這時候,我就幹脆停下來,或坐下,或站著,好好地發一會兒呆,讓內心的感觸自然流動,等這感觸完成後,我再繼續清潔。

就這樣,大掃除的速度慢了下來,一個臥室就收拾了快一星期,臥室裏的所有東西都清潔了一遍,而內心裏很多東西被觸動,很多東西變得越來越清晰。最後,看著潔淨的房間,很清晰地覺得,內心裏也有一塊不小的地盤變得非常清淨了。

最近一段時間,內心糾纏得厲害,太多的感受、太多的情緒,都要梳理。也正在這個過程中,隨手翻起了友人送自己的一本書——《靈魂的黑夜》。書裏有這樣一段話:

“如果你發現自己正處於一場困擾的婚姻或其他種類的關係中,或者覺得自己被驅使著追求社會成就或經濟成就,也許你需要的就是一場大掃除……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每天早晨整理床鋪就是一種精神舉動。”

這段話直接說到了我的心坎裏,讓我忍不住想對無數人大喊一聲:來一場大掃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