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

“嘭!”一架編號552的米黃色戰機呼嘯而落,精確鉤住阻攔索,轟鳴巨響中一道新的著陸胎痕“刻”在了飛行甲板上——渤海某海域,我軍首批艦載機飛行員駕駛著國產殲-15飛機,正在遼寧艦上進行阻攔著陸和滑躍起飛試驗飛行。這一時刻,距離我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交接入列隻有兩個月。

殲-15飛機進入著艦航線後,降低飛行高度調整姿態,平穩地飛向航母懷抱。

殲-15飛機是我國自行研製的首架艦載多用型戰鬥機,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可執行製空、製海等作戰任務,飛行性能良好,能配掛多型精確製導武器,具備遠程打擊和晝夜間作戰能力。

轟鳴聲由遠到近,殲-15飛機進入下滑道。為了確保在高速中精確著艦,艦上官兵也都隨之而動:指揮塔台,各戰位值班員、指揮員全神貫注;艦艉左舷,著艦指揮官嚴密注視著飛機動作的每一個微小變化;甲板下的阻攔機艙裏,阻攔班班長準確輸入相關數據;甲板上,保障人員各就其位……

艦載機起降是世界性技術難題,被比作“刀尖上的舞蹈”。從300多米高的空中俯瞰,整個航母就像大海中漂浮的一片樹葉。這疾風閃電般的著艦瞬間所蘊含的風險、難度,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是難以想象的。以幾百公裏的時速,在航行中的航母甲板上瞬間鉤住阻攔索,而著艦跑道長度隻有陸地機場跑道的1/10。

觸艦、掛索、推油門……殲-15飛機穩穩停在甲板上,滑行到指定機位,關車,飛行員跨出座艙。飛行員激動地說:“我成功了!”

完成滑出前各項程序檢查後,殲-15飛機在艦上引導員的接力引導下,滑行至起飛位。飛行員將油門推到加力狀態,淡藍色的尾焰呼呼作響,讓整個甲板微微顫抖。“起飛!”隻聽“砰”的一聲,飛機全速衝向艦艏滑躍甲板,在起飛指揮官的眼前呼嘯而起……

隨後,又有4名飛行員相繼駕駛殲-15飛機,順利完成了在遼寧艦上的阻攔著艦和滑躍起飛。

這批飛行員是我國自己培養的首批艦載戰鬥機飛行員。他們麵對新機種、新科目、新環境、新要求,勇於探索,刻苦訓練,把握規律,精益求精,進行了高強度飛行訓練,探索並固化了著艦的飛行方法,掌握了大側風、低能見度、不穩定氣流等條件下的動作要領,突破了滑躍起飛、阻攔著艦等飛行關鍵技術。

航母艦載戰鬥機的順利起降,標誌著中國航母部隊開始形成戰鬥力。這對於提高中國海軍作戰力量現代化水平,增強遠海機動作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千裏京漢一日還

應當熱愛科學,因為人類沒有什麼力量比科學更強大,更所向無敵的了。

——[蘇聯]高爾基

2012年12月26日,世界上運營裏程最長的高鐵線路——京廣高鐵全線貫通,這意味著從北京坐高鐵到廣州的旅行時間縮短至8小時,一天之內就可以實現旅途往返。

初冬的武漢寒意陣陣,清晨出行的路人都裹上了厚厚的冬裝。但登上從武漢火車站開往北京西站的G508次動車,頓感暖意融融,旅客們都脫下了棉襖,在溫暖的車廂裏小憩。

早上7時30分,動車緩緩開出,穩步加速,跨越長江,以300公裏左右的時速一路北上。運行10多分鍾後,可見車窗外綿延起伏的山岡上的霜凍。40多分鍾後,列車穿越湖北與河南兩省交界的崇山峻嶺進入中原大地,地麵上則是白雪皚皚,越往北走積雪越厚。

全長2298公裏的京廣高鐵,連接華北、華中和華南地區,跨越溫帶、亞熱帶氣候分布區域及海河、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等眾多水係,穿越平原、低山丘陵、崇山峻嶺,是中國目前建設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之一。

飛馳的動車窗外,一座新修的車站在城郊接合部拔地而起。鐵路路網縱橫交錯,不時看到一列列銀白色的動車,在東西方向疾馳而過。

京廣高鐵途經北京、石家莊、鄭州、武漢、廣州等樞紐,分別與北京至上海、北京至天津、石家莊至太原、鄭州至西安、武漢至南京、武漢至宜昌等眾多高鐵線路相連,使得中國高速鐵路網初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