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沙克爾頓的精神(33)(1 / 2)

“堅忍號下沉了!”在大洋帳篷裏生活的第四周,即11月20日傍晚,正在了望的少年隊員布拉科波羅突然喊道。當時,隊員們正在狼吞虎咽地吃著海豹共進晚餐,他們聽到叫喊聲,急忙跑到帳篷外麵,朝帳篷東邊二公裏處望去,原來在冰麵上靜臥著的堅忍號果然船頭向下,開始下沉。

“向堅忍號敬禮!”隊員們聽到沙克爾頓的口令,都舉起手向堅忍號敬禮。很快,被夕陽染紅了的船尾突然高高翹起,船頭朝下,船尾朝上地沉沒到大海裏去了。

“……”

望著堅忍號漸漸沉沒,隊員們都目不轉睛地送著她,直到完全看不到為止。

向堅忍號敬禮!其實是在提醒大家這時最需要的是堅忍。如果任意讓悲觀的情緒發展,而不采取任何的振奮性的措施,那麼,日益惡化的悲觀化的情緒終會發展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此時隊員們的心情都很沉重,特別是想到堅忍號將永遠葬身到皓冰覆蓋的威德爾海底的時候,他們更是悲痛萬分。連續幾天,堅忍號沉沒的陰影一直籠罩著整個帳篷內的氣氛,隊員們都很憂傷,在他們中間看不到一張笑臉,也聽不到一句笑話。但是,大家都在心裏提醒自己,這時候最需要的是堅忍!

此時,載著大洋帳篷的流冰每天仍以幾公裏的速度繼續向北方漂去。

在浮冰上生活雖然到處充滿危險,但也不乏奇趣。

天崩地裂的巨響不斷從腳下的浮冰裏發出,在夜裏簡直叫人無法安然入睡。有時,腳底下突然會成為浮冰的裂隙,他們就不得不挪動自己的帳篷,到另一塊更結實一些的浮冰上生活。

因為堅忍號帶來大量的過冬食品,再加上他們隨時捕殺的爬到浮冰上的海豹,可以補充自己的食品倉庫。所以此時,他們的食物並不感到缺乏。

有一次,有兩隻巨大的企鵝,這是南極的另一種企鵝——帝企鵝,有一人高,它們步履蹣跚地光臨到這個冰上營地,還好奇地向帳篷裏看著,它們也許想與這群不速之客作朋友呢。

探險隊隊員休斯彈起一種叫“班卓”琴的琴弦,悠揚的樂聲在南極海區上空蕩漾,隊員們也隨著琴聲輕輕地歌唱,也為這漫長的、無止無休的單調生活增添了不少生機與活力。

如果我們沉浸在悲觀的情緒裏,就會發展到無法自撥的地步。如果我們轉移我們的注意力,做一些令自己快樂的事情,我們發現,原來自己還能夠快樂。

如果我們讓自己放鬆,我們就會感到生活的快樂。一位真正懂得從生活經曆中尋找人生樂趣的人,才不會覺得自己的日子充滿壓力及憂慮。

12月2日,他們來到去年年底離開南喬治亞島後的1月3日通過的緯度。

“在這近—年的時間裏,我們和流冰奮戰,在威德爾海裏整整轉了一圈。”沙克爾頓總結道。

回想起,—年以前他們是充滿橫貫南極大陸的希望,乘上堅忍號,精神抖擻地通過這一帶,奔赴威德爾海的。可是現在,他們再次來到這裏的時候卻是乘著流冰,他們橫貫南極大陸的希望也隨著堅忍號的沉沒而徹底破滅了。一想到這裏,沙克爾頓渾身發顫,真想放聲痛哭一場。

在當時的條件下,因為在威德爾海區終年也沒有一隻船航行。他們又沒有無線電發報機,沒法把自己的危險處境報告給外界人知道。南喬治亞島上根本就沒有無線電設備,外界也無法與這些人取得任何聯係。這種情形,即使在通訊技術發達的今天,也有極大的困難。因為在寬闊無邊的大海上尋找這一小隊人,真比海裏撈針還要難呢!所以說,沙克爾頓獲救的希望幾乎是絕對沒有了。

這一點沙克爾頓是非常清楚的,他們隻有自己救自己,再沒有別的辦法可以使他們得救。

當我們陷入絕境,不從自身出發,積極尋找出路,而是把希望完全寄托於自身以外的外部因素,比如神靈,強大的力量或偶然的機會,那麼,我們最終會為自己這種愚蠢、被動的思想付出最慘重的代價!

從這個緯度測試一下坡雷島,發現還有400公裏。沙克爾頓下定次心無論如何也要到達坡雷島。

“諸位!”沙克爾頓立刻和隊員們商量。“我們已來到離坡雷島400公裏的地方。要是這樣繼續往前漂就會偏東,離坡雷島就會越遠。所以,為了盡快到達坡雷島,我想在冰麵上向西走到我們能夠走得到的地方,然後再乘艇到坡雷島登陸。你們看行不行?”

謀定而後動,才能處變不驚,防範危機,降低損失,增加處理危機的成功勝算。這就是為什麼一定要有防範危機的處理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