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阿波羅登月的驚險內幕(5)(3 / 3)

隻要我們覺得我們能,我們就一定能。不敢確定明確的有難度的目標,不敢製訂計劃,不敢下達任務和命令,那麼,一個團隊就不能釋放出最大的能量。

尾聲:沒有終結的阿波羅計劃

雖然阿波羅計劃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阿波羅計劃的政治和公眾支持卻在一步步地下降。許多美國人認為他們的政府已不再擔負得起阿波羅計劃的巨額費用,特別是在這筆錢本應用於解決美國國內還存在的一些社會問題的時候。對於這部分公民來說,月球探測似乎並不重要。更令人吃驚的是,有許多美國人對不斷進行登月計劃已感到厭倦。許多過去通過電視觀看“阿波羅”11號飛船的美國人現已不再打開他們的電視機。一旦有人到過月球,再登月似乎就失去了意義。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由於國家航空航天局從一開始就打算在最後幾次飛行中對該計劃的側重點進行調整。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最初登月球的原因與登山員埃德蒙·希拉德爵士最初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原因是一樣的——“因為它在那兒”。“阿波羅”11號之前、包括“阿波羅”11號、12號、l3號和14號全都屬於純探測。

從“阿波羅”15號開始,飛船的任務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登月計劃中有所改變。可以這樣說,但最後3次登月飛行將進行科學方麵的探測。“阿波羅”15號登月艙駕駛員吉姆·歐文說,“我們這次飛行被認為是首次在月球進行長時間的科學探測”,“那正是這個飛船的任務。這就是科學。”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希望通過“阿波羅”15號、16號和17號飛船,來證明月球探測對豐富人類的宇宙知識是重要和有價值的,為今後的發展做好準備。

1972年12月19日,“阿波羅”17號的指令艙濺落在太平洋上,宇航員塞爾南、埃文斯和施米特順利返回地球,這標誌著阿波羅計劃的結束。

因公眾和政治上的怨恨不斷增長,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計劃的另外幾次載人月球飛行計劃被迫中止。反對者認為:地球上的事情已經夠亂的了,我們沒有必要花費數10億美元把一個身穿可笑的航天服的人送到月球上呆上兩三天。“阿波羅”11號之後,不少美國人便失去了曾經的激情和興趣。當時,美國的電視觀眾發現,隻要看過一次月球飛行,其實就知道了其他飛行的全過程。

阿波羅計劃終結以後,公眾對太空探測的興趣不斷下降,它與水門事件、越南戰爭和朝鮮戰爭一起成為了曆史教科書中的內容。

不過,人類探索的激情並沒有因為阿波羅計劃的終止而停止,相反,人類擁有了比探索月球更高的目標:那就是進行太陽係,特別是火星的載人探測。

不過,我們的確應該認真地思考一下,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我們自己的星球呢?

當宇航員們站在荒漠的月球上時,他們的目光不是對著漆黑的夜空,望著遠處的太空;他們的目光會不由自主地轉向美好的地球。“阿波羅”15號登月艙駕駛員吉姆·歐文講,阿波羅宇航員們“對地球獲得了一種新的理解。我們從極遠處看到了它,我們從月球上觀看到了它。我們認識到隻有地球才是我們所了解的人類惟一的家園,我們應當愛護它。”

我們不得不承認,是無止境的追求,使人類最終實現了登上月球的夢想。

我們不得不承認,是無止境的追求,使各行各業的頂尖人物脫穎而出。

我們不得不承認,是無止境的追求,使人類擁有了今天發達的物質和文化生活。

不過,在全書結束的時候,我們不得不談到與主題緊密相關的更容易被人們忽視的另一麵:

那就是我們常常並不知道珍惜自己已經得到的東西,比如自己目前的親情、愛情和友情,還有我們的工作和事業。我們總是想追求更高的目標,總是想追求更好的東西,我們的想法和做法如果超出了自己目前的能力能夠承受的範圍,那麼,我們就不得不付出慘重的代價,連自己眼前的東西也無法保住了。

有追求,有更高的追求當然是理所應當的,但是,如果老是抱著超出自身條件和目前狀況的苛求,那麼,自己不但不能順利實現自己的目標,結果卻發現自己總是從一個泥潭迭入另一個泥潭。當我們懂得珍惜,才能更好地追求,才能實現在穩定前提下的可持續發展;當我們懂得滿足,才能有理智的追求,合理的追求,恰如其分的適當的追求,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地體味到成功和快樂。

要想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光有心比天高的追求還不夠,還必須擁有理智的恰如其分的適當的追求,或者說,要善於將更高、更遠的目標,分解成為適當的、可執行的階段性目標,隻有這樣,才能實現最快速、最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