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有經驗的人就一定比沒有經驗的人做得出色,雖然開始時會是這樣,不過,最後的結果往往不是這樣。所以,對於任何沒有經曆的事情,對於任何缺乏經驗的人來說,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恐懼、擔心,勇敢地去做,相信自己能行,那麼,自己就一定能做得很好。
2.可怕的故障居然出現了兩次
可怕的故障
1971年1月31日,“阿波羅”14號飛船在憂慮不安中發射升空。鑒於上一次飛行的經驗,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所有人員都希望飛行平穩、順利。但是,那些長期從事航天工作的人都懂得,太空飛行出現不順利是平常的事。果然,過了不一會兒,第一個嚴重的問題就出現了。“阿波羅”14號飛船成功進入月球軌道之後,指令艙駕駛員羅薩便開始了轉軌和對接步驟。羅薩將指令艙“幼鷹”與“土星”第三級火箭和登月艙“心宿二”分離,把母船移開,調頭180度,準備與登月艙對接。但是,指令艙的接頭總不能和登月艙的接合器抱緊。羅薩退了回來,試了一次又一次。接合器還是無法與指令艙相接。羅薩一遍又一遍地試了兩個小時,飛行控製中心的工作人員也變得愈來愈憂慮不安。終於,羅薩猛一用力把接頭送入了接合器,登月艙和指令艙對接成功。問題總算暫時解決了,但宇航員和飛行控製中心都不清楚在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時還會出現什麼情況。
又一次可怕的故障
接下來,“阿波羅”14號飛船在地月之間的飛行進行得頗為順利,這讓所有的人都鬆了一口氣。在飛行的第5天,飛船開始繞月飛行,謝潑德和米切爾走進了“心宿二”並和母船分離。當登月艙獨自在軌道運行,兩名宇航員準備降落在月麵時,登月艙儀表盤上的緊急故障信號燈開始閃亮。謝潑德和米切爾嚇了一大跳。飛行控製中心很快查明閃燈是由於登月艙的計算機導航係統失靈造成的假警報。然而,這種警報有可能引發登月艙的自動緊急故障指令序列,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心宿二”將無法在月球表麵著陸。米切爾在後來宣稱:在即將到達月球表麵的時刻,突然停止,那是“我們絕對不能容忍的”。
3.奇妙的情景
“弗拉·莫羅這地方的天氣可真不錯”
當著急的宇航員正在月球軌道懊惱時,國家航空航天局不得不再一次匆忙尋找一個解決計算機疑難問題的方法。在設計登月艙導航係統的麻省理工學院的專家和製造登月艙的紐約格魯曼工程公司的技術人員的幫助下,國家航空航天局想出了一個給“心宿二”計算機重新編程的方法,使緊急故障信號無效。米切爾以極快的錄入速度,在10分鍾之內便將這項工作完成了,謝潑德冷靜地駕駛。“心宿二”穿過弗拉·莫羅區崎嘔的山脊,在一片隕石坑中間找到一個安全著陸區。“弗拉·莫羅這地方的天氣可真不錯。”謝潑德大聲說。
解玲還需係玲人,問題出現時,隻有大家積極努力,通力合作,問題就完全有可能得到解決。
奇妙的情景
當“幼鷹”的駕駛員羅薩正在繞月飛行並進行月球拍照時,謝潑德和米切爾已完成了兩次共4個半小時的月球行走,涉足的區域超過以前所有宇航員到過的地方的總和。這兩名宇航員的第二次月麵行走是橫穿弗拉莫羅荒漠的艱苦跋涉,目的是尋找錐形隕石坑——一個250英尺深的陷窟,他們相信它就在著陸區附近。盡管他們沒能找到這個隕石坑——“哎呀,找不到錐形隕石坑我們決不罷休”。當飛行控製中心讓他們返回時,米切爾傷心地說道——他們的月麵探索還是頗有成果的。借助於一個形似運貨車的新發明——模件化設備運輸車,宇航員們架起了另一個阿波羅月球表麵實驗箱,采集了約95磅的月岩。在宇航員第二次月球行走即將結束時,謝潑德拿出一根臨時做成的高爾夫球棍和3個悄悄帶到月球上的高爾夫球,這大概是“阿波羅”14號月球之行最令人難忘的一刻。“心宿二”的艙外架有一台電視攝像機,迷惑不解的地球觀眾看到了宇航員在荒涼的月球表麵用力把高爾夫球擊出500碼的奇妙情景。
謝潑德和米切爾最終順利地與羅薩重新會合在一起,消除了人們的擔心——對於在月球軌道交會之時,“心宿二”在與母船的對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問題。
有時,語言的表述是沒有力量的,隻有用行動和事實才能最初消除人們最初的擔心和置疑。
1971年2月9日,宇航員們安全濺落在太平洋的海麵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證明了人類能夠實現登上月球的夢想,而最先將人類送上月球的,是代表人類最高航天水平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他們能夠像肯尼迪當年提出的那樣,“使宇航員安全返回地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