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補氣養血。
杜仲夏枯草瘦肉湯
【材料】豬瘦肉250克,杜仲、夏枯草各30克,紅棗4枚。
【操作】
1.豬瘦肉洗淨切成塊,入沸水中焯一下;夏枯草去雜質,紅棗去核,與杜仲分別洗淨。
2.4味用料同入砂鍋內,加適量清水,武火燒沸,再改用文火燉2~3小時,最後調味即成。
【功效】清肝火,降血壓。
鮑魚竹筍湯
【材料】鮑魚50克,竹筍15克,豌豆苗50克,料酒、精鹽、味精各適量。
【操作】將竹筍泡軟,切成長條,放入沸水中焯一下取出。鮑魚切片。鍋中放入高湯燒開,將竹筍和鮑魚分別入沸鍋中略煮,撇去浮末,加入豌豆苗和諸味調料即可。
【功效】滋陰潤燥,平肝滋陽,補氣益腎,能減少腹壁脂肪貯積。
天麻魚肚湯
【材料】清湯500克,幹魚肚40克,天麻10克,蔥白、味精、食鹽、熟豬油、黃酒各適量。
【操作】
1.幹魚肚置溫水中浸泡8小時,然後入沸水鍋中用文火燜煮2小時,離火再燜2小時,水涼後再燒沸,連續燜2~3次,直至燜透後洗去黏液,切成條。
2.天麻烘幹研成末。
3.炒鍋置中火上,倒入清湯,放入魚肚、天麻燒沸,加蔥白熟豬油、食鹽、味精即可。
【功效】滋陰補腎,平肝熄風。
甲殼素湯
【材料】蟹殼100克,食醋10克。
【操作】選好蟹殼,放入沙鍋中,加水適量,煮沸後加入食醋,小火慢熬2小時,去殼,飲湯。
【功效】
有鎮靜降壓功效,適宜於高血壓患者秋季和平時食用。
昆布海藻煲黃豆
【材料】
昆布海藻30克,黃豆150~200克,白糖少許。
【操作】
小火燉湯,加白糖少許調味,每天服2次。
【功效】
此藥膳清熱降壓,軟堅散結,滋陰和脾,適用陰陽兩虛之高血壓病人。
玉竹茄子煲
【材料】
玉竹50克,茄子300克,豬瘦肉100克,香油、清湯、黃酒、精鹽、味精、蒜泥、蔥白各適量。
【操作】
玉竹沸煮兩次,取濃汁100毫升。茄子洗淨,切成方塊狀,放清水中浸10分鍾許,在沸水鍋內煮至軟狀,再入油鍋爆炒幾遍。用砂鍋置武火上,放入茄子、豬瘦肉(剁成肉泥)、香油、黃酒、蒜泥及清湯,沸汁濃時,倒入藥汁,加上精鹽、醬油、味精、蔥白,文火煲至香熟即可。
【功效】
本菜具有滋陰解表,清熱潤腸的作用,適宜於高血壓的陽虛患者兼外感或便秘等病者食用。
胡桃奶汁
【材料】胡桃仁100克,鮮牛奶500毫升。
【操作】胡桃仁搗爛,加入鮮奶攪勻,文火煮沸10分鍾即可。每日2次,分服。
【功效】溫補脾腎,利尿潤腸,降血脂。
鮮芹菜汁
【材料】
芹菜250克。
【操作】
芹菜用沸水燙2分鍾,切碎絞汁,可適當調味。每日2次,每次1小杯。
【功效】
平肝降壓。
西湖豆腐羹
【材料】豆腐100克,香菇25克,牛肉末25克,雞蛋清1個,香菜、烹調油、香油、蠔油、鹽、胡椒粉、水澱粉、蔥花各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