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家的小姐,日子過得奢侈,連名字都多得數不清,除了趙綺霞和香笙,她還有個英文名字是“Edith”。伊蒂絲,很美的一個英文名字,這個英文名字的諧音就是“一荻”,趙一荻的名字就是這麼來的。除此之外,她還有個名字:趙媞。也就是說,在趙府,不論是趙綺霞、趙香笙、Edith,還是趙一荻、趙媞,都是這個趙家小妞的名字,叫哪一個她都答應。後來,家人親友也覺得她的名字太多太麻煩了,大家索性這些名字都不叫了,隻喚她趙四,外麵的人則稱她趙四小姐。
趙家的小姐們有強大的經濟作支撐,都有著大家閨秀的範兒。
她們的老爸趙慶華在官運上正春風得意走上坡路。
趙慶華祖籍浙江蘭溪市靈洞鄉的洞源村,據說是南陽趙氏的分支,很有曆史淵源。但是,祖祖輩輩沒做過什麼大官,也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成就,到趙慶華爺爺趙樹人那一輩算是比較有出息的,混了個清朝的監生,趙慶華的老爸趙定鼇子承父業,也是清朝監生出身。監生一般是在國家最高學府國子監上過學的學生,清朝成為監生的途徑多種多樣,至於趙慶華的爺爺和老爸是用什麼途徑上的國子監,就不去考證了,反正他們都是當地有著高學曆的文化人。
作為當地的高學曆文化人,觀念自然不同於沒文化的鄉間野佬,他們最與眾不同的做法就是把十二歲的趙慶華送進香港的“拔萃書院”讀書,三年之後,又鼓勵支持他考進了在當時很前衛的學校和專業——兩廣電報學堂,畢業後分配到清朝的郵傳部工作。雖然不過就是郵傳部,但也算是在中央直屬部門工作,算是京官了。首先他運氣好,總能遇上貴人相助,從郵傳部的小辦事員做起,他工作認真,哪一步升遷都沒有落下他。幾年時間就混成了處級幹部,後來得到郵傳部尚書唐紹儀的提攜,以七品小京官的身份出任廣九鐵路代理總辦。也就是說他年紀輕輕就成為北洋政府交通係統的官員,曆任津浦、滬寧、滬杭甬、廣九等鐵路局的局長。那時候交通係統的首領是梁士詒,趙慶華就屬於梁士詒這條線上的。後來梁士詒被張作霖推薦出任內閣總理,他立即把當年追捧自己的小弟趙慶華提拔到了交通部次長的位置,趙慶華還曾經擔任過交通銀行經理、東三省外交顧問等職。
這一切不僅僅是光宗耀祖,也讓趙家直接進入了中國達官顯宦之列。趙慶華從事的這些行業都是肥缺,銀子掙足了,他也有著中國人乍富之後的一個共同毛病——置房子置地。他在京津港三地購置了多處房產,還在京郊八大處修建了西山飯店和兩處自用的小別墅。
在這種優越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趙一荻是那個時代真正的白富美。她的童年生活幸福而快樂,不像現在的孩子們一樣有大量的補習班。老爸趙慶華忙於自己的工作,老婆孩子的事情他是顧不上的,呂葆貞一來養了一幫孩子不可能一一顧得上他們,二來她一個丫鬟出身的女人,也不懂得怎樣用新式教育的方式來教導孩子,教育孩子的事就交給了家裏的專職工作人員來做。
在香港生活期間,趙一荻接受的啟蒙教育基本上都是在家庭內部完成的。對於她的出生地香港,她幾乎沒有什麼印象。民國六年春天,趙慶華在政府內閣任職,把家從香港遷到京城。於是,趙一荻就在六歲那年隨著父親和家人來到了遙遠的北方。
春天的北京依然春寒料峭,但是,這裏的一切都與香港不同。趙一荻感覺很新奇,他們被安置在北京阜成門外的趙家老宅裏。這裏不但氣候與香港迥異,城市的風景、房子的建築風格都和過去的家完全不一樣。趙府過去曾是清朝某個貝勒的住宅,建築風格高端大氣,趙慶華當年在郵傳部工作的時候,置下了這座宅院。
搬到新家,大人們忙著收拾行裝,趙一荻和哥哥姐姐們在院子裏撒歡兒玩耍。與陰柔的南方相比,她似乎更喜歡這粗獷的北方,這裏的沉穩大氣讓這個不諳世事的小女孩感覺發自內心的安寧和快樂,她莫名其妙地喜歡上了這個剛剛結識的北方,喜歡上了這裏的剛剛有了些鵝黃的宮牆柳,喜歡上了這紅牆綠瓦的另類氣息。
門口有一些小玩伴,在外麵跑來跑去,他們說著字正腔圓的京腔,天上有鴿哨呢喃,趙一荻站在家門口怯怯地看著他們。
她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北方的風情。
那時候,她不知道,在更加遙遠的北方,有一個東北男人將是她一生的摯愛。同一個時空下,張學良正在父親張作霖的軍中服役,他已經成為一名少年軍人了。當名叫趙一荻的這個六歲女孩正在為初到北方而感到新奇的時候,張學良已經是新婚不久的小軍官了,他正春風得意地做著青春少年的美夢,夢想著成就一番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