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幽禁中兩個女人的陪伴(1 / 3)

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完西安事變,隻顧得上揚眉吐氣了,根本不會想到這次兵諫帶給他們的將是什麼。

西安事變前夜,張學良在兵諫前的緊急會議上,用他一貫調侃的口吻說:好像燈泡,我暫時把它關一下,我給它擦一擦,我再給它打開,讓它更亮。

至於把蔣介石抓起來,以後怎麼放他,張學良根本沒有考慮那麼多,用他的話說,先把他抓起來再說,這個老頭子,我要教訓教訓他。

他們一鼓作氣,兵諫的當天就宣布取消“西北剿匪總部”,成立抗日聯軍西北臨時軍事委員會,通電全國提出改組南京國民政府,停止內戰等,並致電中共中央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團結抗日大計。

南京方麵被這個突發事件搞得措手不及,一邊組織了何應欽為總司令的“討逆軍”,派飛機轟炸西安,一邊緊急派出宋子文、宋美齡這些親友團到西安和張學良、楊虎城談判,首先保證老蔣的人身安全。

那幾天,張學良很忙很累很充實,先是周恩來率隊的中共代表團來西安談和平解決這次事變,宋子文、宋美齡兄妹到達西安後,三方一起會談,達成了改組國民黨與國民政府,驅逐親日派,容納抗日分子,釋放上海愛國領袖,釋放一切政治犯,保障人民權利,聯共抗日等項協議,這次事變扭轉了國內戰爭形勢,進入到全國抗戰的局麵。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一切處理妥帖之後,12月25日,張學良護送蔣介石離開西安飛往南京。

這個決定似乎很倉促,趙一荻知道張學良要親自護送蔣介石回南京的消息時,已經是12月24日深夜了,剛剛還沉浸在快樂中的趙一荻驟然沉默了。她意識到事情不會那麼簡單,張學良此去凶多吉少,這個後果他應當是知道的。無言的沉默中,張學良去了小兒子的臥室,親吻了熟睡中的孩子。那個夜晚他看上去溫情脈脈,像一個溫情的丈夫和父親。

趙一荻忍不住流下眼淚:能不去嗎?

張學良說,不能,我已經決定了。

趙一荻偎依在張學良懷裏,她怕就此永遠失去他,她聽見張學良似在自言自語地說:如果有人要殺我,讓他殺吧,我不在乎。

趙一荻哽咽著說:可是我在乎,我要你好好活著。

張學良替趙一荻擦幹眼淚,他的眼角也已經濕潤了。送蔣介石回南京是他自己做出的決定,這個決定不但東北軍上下反對,楊虎城反對,共產黨方麵的代表周恩來也反對。張學良作為義氣的東北爺們兒,覺得自己必須給足蔣介石這個麵子,兵諫已經讓蔣介石臉麵掃地,他放低身段把他送過去,算是替蔣介石找補一下臉麵,作為蔣介石忠誠的部下,必須維護領袖威信。此一去雖然山高水險,該去還是得去,在政治江湖上行走,有些事情是躲不過去的,蔣介石如果想對自己下手,早晚都發生。

那一夜,趙一荻覺得自己特別無助,如果於鳳至在國內,幫著自己一起勸,也許還多一份力量,現在她根本沒有能力力挽狂瀾,她攔不住自己的男人,眼巴巴看著他走向蔣介石布下的陷阱,那裏明明就是陷阱,他是知道的,卻執意要去。滿心的淒楚與悲涼在寒冷的夜晚愈發沁入骨髓,趙一荻抓緊張學良的手,生怕他現在就不見了。

張學良已經好幾個夜晚沒有睡好了,那一夜他又幾乎沒睡,趙一荻睜大眼睛,不盼望天亮,天亮了,她的男人就走了。趙一荻舍不得張學良,但是懂他。若幹年後,回憶起當年的西安事變,她說過這樣一段話:他愛的不是哪一黨、哪一派,他所愛的就是國家和同胞,因此,任何對國家有益的事,他都心甘情願地犧牲自己去做。

12月25日,西方的聖誕節,西安的天氣很冷。

軍事機場上飛機已經整裝待發,張學良身穿黑色製服,頭戴黑色碉堡式帽子,幾天沒睡好覺並沒影響他的精神,看上去並沒有疲倦的意思。蔣介石倒是一臉疲憊,在宋美齡的攙扶下匆匆登上飛機。宋美齡這兩天一再對張學良保證,隻要他保證蔣介石的安全,安全把他們送回南京,事後不追究他的責任。張學良相信宋美齡的話,但是蔣介石是不是聽她的就不好說了。

宋美齡一上飛機就用帶著美國腔的中國話說:準備好了嗎?離開這裏,讓我們快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