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別子,為了你我願自投囚籠(1 / 3)

接到電報的那一夜,趙一荻守在熟睡的兒子身邊,那一夜她無論如何都睡不著。

閭琳已經十歲了,雖然從他出生就是一路的風風雨雨,但是這些風雨和坎坷都是爸爸媽媽在承受,他沒有經曆過任何磨難。縱使家已經不是家了,他依然是有人悉心嗬護的小少爺,因為從小和父親聚少離多,他心目中關於父親的概念並不是很強,有沒有父親在身邊,對他來說是無所謂的。

媽媽就不一樣了,從小沒有爺爺奶奶,沒有外公外婆,他隻有媽媽一個親人的守護,他不能沒有媽媽,如果媽媽也離開他,他將沒有一個親人了。

這一切,趙一荻比任何人都明白。

所以她不知道該如何張嘴向兒子說這件事。

實話實說,她舍不得兒子,這是她和張學良唯一的愛情結晶,他是自己的心頭肉,這些年不論怎樣寂苦,看到天真可愛的孩子,她就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氣。熟睡中的孩子一臉的稚氣,他還看不懂媽媽的心事,不知道為什麼媽媽今夜遲遲不睡,不知道為什麼媽媽會守在自己床前。月光下,他稚氣的笑臉幸福安詳,偶爾會在睡夢中露出一絲微笑。

趙一荻鼻子一酸,淚水奪眶而出。

這是多麼艱難的抉擇啊,一邊是幼年的兒子,還需要媽媽的嗬護,另一邊是幽禁中的愛人,需要她的陪伴。

她必須舍棄一方。

她可以為了兒子舍棄陪伴愛人,這不僅僅是理由,也是擺在眼前的現實,假如那樣,也許,愛人永遠不再是自己的了。

兒子無論走到哪兒,無論被誰養大,永遠都是自己的親兒子,愛人一旦失去,就與自己無關了。他雖然已經落魄成那個樣子,也許這輩子他永遠隻是幽禁中的囚犯,但他是自己最愛最愛的男人,是自己一生唯一愛過的男人,他變成了什麼樣她都不在乎,她看重的是那個人,除去了所有的光環,他依然是他。

兒子離了自己,有優裕的生活條件,還可以健康成長。

愛人離了自己,一個人在艱苦的環境中過著苦悶寂寞的在押生活,他的心理,他的身體也許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狀況,這是幾年來趙一荻最牽掛的,最放心不下的,幾年不見了,她不知道張學良的情況究竟怎麼樣,恨不得立即見到他。

去深山老林陪伴張學良,要放棄的不單是母愛,還有安逸的生活和行動的自由。作為張學良的陪伴者,她走進幽禁地,“享受”的是和他一樣的待遇,從此,不論是什麼樣的淒風苦雨她都要和他一起承受,這個心理準備早在溪口的時候,趙一荻就已經準備好了。

把兒子托付給誰,成了趙一荻最為難的一件事。

因為當年父親聲明和趙一荻脫離關係那件事,娘家是不能考慮的,雖然現在和哥哥姐姐有了一些聯係,也隻限於聯係聯係,真把孩子托付給他們,怕遠在北平的老父親聽說後不答應,這麼多年不能在身邊盡女兒的孝心,她不想再因為自己的事情讓老爸生氣了,也不想因為這件事無端給哥哥姐姐添麻煩。張家也沒有合適的人可以托付,張學良的弟弟妹妹們有的還年少,有的自顧不暇根本沒有能力和精力撫養別人的孩子,更重要的是,趙一荻不想讓兒子受委屈,她想讓他接受良好的教育。

冥思苦想,她想到了張學良的美國朋友伊雅格。

張作霖時代,美國人伊雅格就在張大帥部下當軍需官,那時候就和張學良是好朋友,他們的關係一直很鐵,張學良執掌東北三省軍政大權以後,伊雅格成為他的經濟代理人,張學良和趙一荻都十分信賴他。

趙一荻決定把張閭琳托付給遠在美國的伊雅格,讓孩子離開這個環境,對他的成長是有利的,她不想讓他因為是張學良的兒子再受到別人的傷害。

把一切都計劃好了,她選擇了一個合適的機會跟兒子談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