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藍衣,布鞋,為你我寧願洗盡鉛華(2 / 2)

趙一荻很奇怪這個高山族少女會說不很流利的漢語,但是她的日語說得很好。因為這裏過去是日本統治的地盤,孩子們從小就接受日本式的教育。趙一荻的服裝也和當地一般小女孩不一樣,碰上戴月妹和她搭訕的時候,她就停下來與之交流。

戴月妹會問趙一荻:你的衣服真好看,在哪兒買的?

趙一荻告訴她是自己縫製的,不是買的。

戴月妹驚歎於這個美麗的姐姐心靈手巧,她們交流的時候,張學良也會湊上前說上幾句話,他的日語比趙一荻好,和戴月妹交流起來沒有一點障礙。戴月妹有著山地女孩的活潑和純真,高興的時候,她會放開歌喉唱歌給張學良和趙一荻聽。

有時候戴月妹還帶上她的表妹一起到吊橋邊來唱。橋頭有一棵高大的櫸木,細密的樹葉撐起一片綠蔭,女孩子們站在櫸木的樹蔭下唱好聽的山歌。

高山族女孩子們優美高亢的歌聲,吸引著張學良和趙一荻,也吸引著看守他們的衛兵們。並沒有人出來幹涉,囚犯和看守都成為她們的粉絲,都在靜靜地聽。

在這沒有任何文化娛樂活動的地方,這些少女們的歌聲比任何明星的演唱會都受歡迎。大家奇怪的是,劉乙光沒有出來幹涉。也許,他覺得在這遠離政治的地方,幾個當地少女不會給他的監管工作帶來什麼影響;也許,他覺得衛兵們的業餘生活和張學良一樣貧乏空虛,讓幾個女孩子活躍一下業餘文化生活也無妨。不知道這件事劉乙光是不是也向他的上級彙報了。

一切都是原生態的,沒有電燈,隻有油燈,所以,這裏的夜晚更加寂寞沉靜。這樣的夜晚,如果每天都靠睜著眼睛胡思亂想直至進入夢境,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

輝煌的時候,張學良是習慣於過夜生活的人。幽禁中,貧瘠的夜生活使他養成了讀書的習慣,人到中年,油燈下讀書是件很費眼費力的事,趙一荻用自己的方式豐富張學良的夜生活,她在天津生活了許多年,少女時代喜歡上了評戲,會唱不少評戲唱段,就給張學良清唱評劇,咿咿呀呀有板有眼,唱得挺像那麼回子事。高山族的女孩子們從來沒聽過評戲,夜晚也到吊橋邊聽趙一荻唱評戲,戲文究竟是什麼她們聽不懂,但是覺得她唱得很好聽。

趙一荻唱評戲,她們那邊用高山族的民歌和舞蹈和她應和。深色的天幕上,月亮升起來了,明亮皎潔的月光下,是很美很美的剪影,那場景很美。那樣的夜晚,張學良忘記了自己當下的身份和處境,仿佛又回到了當年在東北當少帥的美好時代。聽到高興的時候,張學良也會唱上一段京劇,比如《四郎探母》之類的。當然,這些活動都是在衛兵的監視下,張學良和趙一荻坐在吊橋下邊的溫泉邊,女孩子們站在吊橋那邊,衛兵們站在張學良和趙一荻後麵的不遠處,這場景很奇特。

也許正是因為這種熏陶,戴月妹喜歡上了中國戲劇,後來上大學的時候學的就是聲樂戲曲專業。

夏季,有外出求學暑假回鄉的小女孩們的歌聲陪伴,可以在衛兵的嚴密監視下去溫塘歡暢地洗澡。洗澡的時候,男女浴池用低矮的木板分圈著,張學良的專用浴池隔壁就是女浴池,還可以探頭偷窺那邊的半裸美女。這是張學良最快樂的時候,趙一荻隻能裝作沒看見的樣子。她知道,她的張少帥天生是個好色的男人,如果不是被蔣介石幽禁了起來,他還不知道會招惹多少花事呢。

被這個幽禁的壞老頭兒偷窺,那邊的小美女們哭笑不得,他都落魄成這樣了,難得還有這份閑心,大家就拿臉盆舀水潑他,潑得他滿臉是水。

新竹井上溫泉的夏季會比冬季好過一些,但是也會有新的煩惱,這邊的夏日雨水多,經常會下大雨,下雨的時候木屋就會四處漏水。過去條件再艱苦,他們還沒有住過不能遮風避雨的房子,這樣差的居住條件,鍛煉著從小嬌生慣養、沒有受過任何磨難的趙四小姐。

她從來沒有過怨言,這樣的生活是她自己主動選擇的,他能忍受,她更能忍受。一個東北軍大帥,一個國民革命軍副總司令都能承受這樣的苦難,她願意無怨無悔地陪在他身邊。

他們是相依為命的夥伴,張學良越來越依賴趙一荻。他不知道這個小女子身上哪來的那麼大的能量,她很瘦很弱,走路都有些嬌喘籲籲,骨子裏卻無比堅強。過去,張學良是她的主心骨,現在倒過來了,趙一荻變成了張學良的主心骨,隻要有她在身邊,他就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