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三十六年後,給你一個名分(1 / 2)

讀著於鳳至的信,趙一荻無限感動。

這輩子她做夢都想成為張學良名正言順的妻子,一想到這個名正言順需要傷害到另一個好女人,她就斷了這個念想。

現在,於鳳至深明大義,主動提出放棄這段婚姻,把名分讓給她,這封信字裏行間情真意切,信紙上沒有一滴淚痕,但趙一荻分明感覺到,於鳳至是含著淚水在寫這封信,言語背後的苦澀,隻有同病相憐的女人才能讀懂。

她覺得,不是張學良在辜負於鳳至,而是自己,所以她的心情異常沉重。

設身處地地替於鳳至想,想著一個白發老婦人年逾六旬還要淒婉地放棄婚姻,那一紙婚書或許是她生命中唯一的救命稻草,如今連這根稻草也要給她拿走,她經受得住這樣的打擊嗎?

趙一荻哭了,淚水是為另一個女人流的。

這些年,她已經習慣了在別人麵前做張學良的秘書,即使有人來探望,不經意間別人叫她一聲張夫人,張學良馬上會環顧四周而驚慌失措:千萬別這樣叫,這個夫人可叫不得。

每當這個時候,趙一荻表現得很平靜,隻是莞爾一笑,其實內心深處是誰人都不知的酸楚。

旅居海外暫時回台北居住的著名畫家張大千是張學良的好朋友,也是趙一荻的國畫老師。趙一荻從20世紀20年代就開始學書法和國畫,國畫畫得很好,到了台北後,生活條件好一些了,後來甚至有了自己的住房,就又有了學畫國畫的雅興。她的許多畫作是在張大千的指導下完成的。張大千除了指導趙一荻繪畫,到張學良這裏來還有一個愛好,就是品嚐趙一荻親自烹飪的菜肴。他和張學良早年就是好朋友,不過現在的張大千是著名畫家,張學良是被半囚禁的階下囚。

久居海外吃不上地道的家鄉菜,趙一荻為他們烹製的大餐讓張大千對她刮目相看。一個曾經的大家閨秀千金小姐,經過幾十年的磨練,不但對愛情堅貞不渝,還甘於清貧,親自做家庭主婦,燒得這樣一手好菜。趙一荻燒菜的水平應當說得過去,張大千號稱美食家,美食家的舌尖是很挑剔的,能為趙一荻燒製的菜肴點讚,就相當於肯定了她的廚藝水平。

一般人不能隨便出入張學良在北投陽明山的住處,連張學良在台灣的親戚們去一趟那森嚴壁壘的地方都很不容易。張大千是特例,他和蔣介石、宋美齡的關係不一般,可以閑來無事找張學良喝喝淡茶,飲飲薄酒。

趙一荻忙裏忙外地伺候著他們,於是張大千的話題就轉到了趙一荻的名分問題上。

張大千說應當給趙一荻一個合法名分,這樣才合乎情理。於夫人在美國住了那麼多年,一直沒在張學良身邊,想必她也應當能成全趙一荻。

張學良無語,他有自己的苦衷。

趙一荻打破尷尬,趕緊給張大千夾菜,為張學良解了圍。她這輩子可以為難自己,從來不會讓張學良為難,她知道他遲遲不能下最後的決心,自有他的道理,誰都不能逼他,看著他為難,她心疼。

其實,張學良是想給趙一荻一個名分的,他也無數次這樣想過,隻是沒想過要和於鳳至離婚,他設想的還是中國傳統男人三妻四妾的美好理想:於鳳至做他的妻子,趙一荻也做他的妻子,兩個女人哪個都不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