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穿紅色旗袍的半百新娘(2 / 3)

婚後第二年的夏天,趙一荻又咯血了,而且很嚴重,伴隨著咯血,還有時不時的低燒。到榮民總醫院檢查發現,趙一荻的肺病複發了,上次的保守治療沒有真正控製住病情發展,必須立即住院進行治療。

距離上一次治療又過去了幾年,此時的醫療技術已經好多了。這一次張學良再次為趙一荻拿主意,他焦慮而懇切地要求盧光舜醫生為趙一荻做手術,他想讓趙一荻的病得到根治,他不能失去趙一荻。

事實上,也隻有手術治療這一條可行之路了,張學良的支持,趙一荻強烈的求生欲望,為主刀醫生增添了信心。胸腔打開後,確認趙一荻的右肺患的是惡性腫瘤,所幸還沒有擴散,就把這個肺葉切除了。

手術很成功,傷口愈合好後趙一荻就出院了,她隻有一個信念,必須活下去,必須好好活著,好不容易熬到了今天,好不容易有了今天這個有名有分的溫馨安靜生活,不能就此撒手離去,她的婚姻才剛剛開始,她的丈夫還需要她,她是他的新娘子,新娘子怎能匆匆離去呢?

經過一個漫長的冬天,她奇跡般好了,盧光舜對趙一荻的手術恢複情況進行了認真檢查,發現她的情況很不錯,基本上已經康複了,隻是因為切除了一個肺葉,呼吸不像過去那樣順暢了,有時候會困難,這成為影響她晚年健康的主要因素。

在台北的親人們和他們接觸的機會越來越多了,四弟張學森一家和父親生前最寵愛的五夫人、他們的母親壽夫人,五妹張懷敏、六弟張學浚,偶爾他們可以舉辦一次難得的家宴,打打麻將。張家的人們對趙一荻非常尊敬,他們覺得,如果沒有她的愛,張學良熬不過這幾十年的監禁生活,她幾十年如一日地支撐他,她的奉獻是無可替代的,他們老張家欠這個女人的太多了,張家所有的人都感激她。

趙一荻卻從來沒覺得她為張學良做了什麼,對自己的愛人,自己做的都是分內的事,更何況她最終等到了這樣美好的結果。

壽夫人去世後,四弟一家搬到美國生活居住,六弟張學浚來得勤了一些。

那時候的張學良和趙一荻的形象,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孩子的眼光來看一下。那個孩子叫張閭實,是張學浚的兒子,他五歲的時候見到伯父張學良。在他眼裏,張學良就是一個胖胖的老頭,戴著眼鏡,趙一荻的樣子則是一位長得像校長一樣的女士。張閭實在回憶中說:

隻覺得他們住的房子很大,很漂亮,有一個大花園,有一個瀑布和射箭場,還有一個大魚池,有很多很名貴的錦鯉在裏麵遊。花園裏還有一個裝著兩百多隻鸚鵡的巨大鳥籠。大人們在一起聊天,我就和同去的其他小孩在外麵玩,感覺很好玩。

他們的日子過得很充實,讀《聖經》、做禮拜,侍弄花草,寫字作畫。張學良最喜歡養的是蘭花,各種各樣的蘭花他都喜歡,他喜歡的,趙一荻也喜歡。趙一荻平時喜歡做張府的私房菜,這會讓他們經常想起東北的大帥府,想起故鄉。自從信了基督教,趙一荻又學會了做很地道的西餐,她會做不少西式菜點花樣,比如英國烤肉、蔬菜沙拉、奶油蘑菇湯,而且嚴格按照西餐的規矩,飯後還要吃水果蛋糕和冰激淩。

那時候,西安事變永遠都是張學良心頭不能觸及的一個軟肋,即使偶爾電視節目中播出有關西安事變內容的節目,他也要立即把電視關掉,甚至後來索性就不看電視了。直到蔣介石去世,他恢複了自由,才逐漸可以談論這個話題。

那些年,趙一荻一直在牽掛著娘家的親人們,她的父母,她的親人都在哪裏,爸爸媽媽還在世嗎,他們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