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絕不是這樣的人,雖然決定要耿定向去福建,卻不是放任不管。耿定向去福建前,張居正請他吃飯,其實是諄諄教誨,麵授機宜。
張居正對耿定向說:“此次去福建,你的擔子很重。你們的開山祖師爺王陽明說,知行合一就是為天下蒼生謀福,這次是你踐履你們祖師爺教誨的時候了。”
耿定向神色凝重道:“在下何嚐不知,我定不負眾望,全力完成任務!”
張居正微微點頭,說道:“清丈田畝不是你一個人就能完成,需要很多得力助手。”
耿定向急忙請教:“我鑒別人才是門外漢,請您賜教。”
張居正笑道:“其實也沒有什麼具體的辦法,人物品流根本沒有定論。我的辦法是用具體事務去試驗他。他若能踏踏實實把任務完成,這就是人才;如果不能,縱然大名震宇宙,也是廢物一個。”
張居正的話讓耿定向馬上想到自己的同門,心學左派的確造就了一群名動天下,卻不能格一物的廢物。他沉默半晌,深情地說道:“福建山高水遠,這一去恐怕短時間內不能相見,必會想念您啊。”
張居正馬上拿出了耿定向去福建的報酬:“你隻要在福建待上三年,把清丈田畝的事辦好,我就會把你調回京師,內閣會有一把椅子等著你。”
耿定向“哎喲”一聲:“您誤會了,我不是那意思。”
張居正按著自己的心說道:“但這卻是我的意思,發自肺腑。用你們的話說,就是致良知。”
耿定向笑了。
張居正又嚴肅地說道:“清丈田畝勢必引起當地豪紳的激烈反抗,你所受的壓力絕不會小。你需抱起‘苟利國家,生死以之’的信念堅持到底。隻要對國家有利,縱然蒙垢受怨,也不要有所退縮。我真誠希望你發揚陽明學‘自信無畏’的精神,不畏浮言,建功立業!”
耿定向慷慨激昂,一口幹掉杯中酒,猶如荊軻刺秦王般悲壯,走向了他的戰場福建。
耿定向沒有讓張居正失望,一到福建,就雷厲風行,鐵麵無私,心中隻有“清丈田畝”一件事,忘記睡覺、忘記吃飯、忘記那群官紳的請求和威脅,快刀斬亂麻地進行清丈田畝的工作。
半年後,他向張居正彙報了工作,福建一半地區已清丈完畢,並且寫下精細的工作總結。張居正大喜過望,舉著耿定向的報告說:“王陽明真弟子必能成事,果然如此!”
張居正的宏願
在總結了耿定向的清丈田畝報告後,張居正帶領他的內閣成員製定了清丈田畝八項規定,明確了清丈的方針和步驟,還規定了清丈的期限、丈量計算方法和經費的供應辦法等等。
為了在全國推動清丈,張居正以身作則。他讓兒子張嗣修主動清查自家的田地,最後查出隱占的田賦五百餘石,然後將這部分隱占的土地和自己應該享受的優免田糧七十四石一起報給官府。在法律麵前一律平等,縱然是製定清丈法律的張居正本人也不例外。
可無論是細致的法律與規定,還是張居正的以身作則,都不能避免在清丈過程中發生的激烈鬥爭。這就是從虎口裏奪肉的代價和必然。
最先跳出來反對清丈的自然是豪紳,他們和政府官員勾結,明目張膽地隱瞞田地。其次是政府官員,一部分政府官員的家族本身就是豪紳,所以在清丈時消極應對,另外一部分政府官員發現升官的機會來到眼前,馬上抓住,虛報田畝以邀功請賞。
對於豪紳的抵抗,張居正以強硬手段應對,甚至動用地方軍隊;對待不作為的官員,張居正用考成法撤職查辦,毫不留情。可對於那些虛構多報田畝數的官員,張居正感到棘手。他們不是不工作,而且工作起來非常賣力,竟然把一些荒田都強塞到豪紳名下。更有一種伶俐的官員,把原來的畝數縮小,反過來就增加了耕田的畝數。豪紳們自然不幹,鬧得雞飛狗跳,這些官員就請求派軍隊協助。由此可知,清丈田畝開始時,大明帝國各地都鬼哭狼嚎,毫無和諧可言。
張居正和他的內閣同僚開會商議,張四維一言不發,隻有申時行侃侃而談。申時行說:“清丈田畝的出發點是好的,可官員們一執行起來就出事。為什麼那麼多官員急功近利?一是他們心懷鬼胎想取悅張閣老,另一方麵就是嚴苛的考成法,逼迫他們不得不看上去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