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與天下士紳戰(2)(1 / 2)

張居正斬釘截鐵地說:“如果考成法限製了清丈田畝,那就暫緩執行考成法。”

張四維和申時行愕然,他們終於明白,張居正為了清丈田畝可以不惜一切代價。考成法多年來已見奇效,整個明帝國各級政府效率比從前高出了若幹倍,這已成了帝國的堅強護衛,可為了清丈田畝,張居正居然毫不猶豫地要舍棄整個護衛,可見清丈田畝在張居正心目中的分量。

不過,這話隻是一說。張居正深信還沒有到舍棄考成法的程度,他給各地的巡撫去信說:“清丈田畝不是朝夕可成的事,一年不成就兩年,兩年不成就三年,需要穩步前進,紮紮實實地做。我們的目的不是看紙上的田畝數字增加了多少,而是看現實中到底有多少田畝被隱藏了。倘若草草了事,結局一定不完美,人力物力和引起的非議,豈不是白白浪費?”

各地的巡撫當然回信:一定不會草草了事。但各地還是有官員搞大躍進,還是有豪紳抗拒,還是有些官員不作為。這群人間的禍害無憂無慮地活著,張居正卻愁眉不展,心事重重。他去找剛辭職正準備回老家養病的呂調陽,直到這時,張居正才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其實是個沒有談知心話的朋友的人。呂調陽在內閣多年,兩人悄無聲息地建下深厚的友誼,而直到呂調陽要走了,張居正才感覺到這一深厚的友誼。

呂調陽病得很重,而且對張居正似乎有愧疚。張居正知道這是因為奪情事件發生時,呂調陽在內閣受翰林學士們拜見一事。這件事他早就忘了,可呂調陽還記得。

張居正試圖讓他忘記這件事,又不好明說,所以閑談起來。呂調陽精神萎靡地坐在椅子裏,聽著張居正說話。當張居正無話可說時,他故意發出一聲歎息,說:“清丈田畝是您的宏願,想不到真付諸實踐,卻是這樣艱難。”

張居正看著這個和自己搭檔多年的好人,不禁一陣唏噓。在他心中,呂調陽是他最優秀的副手,他聽話、懂事,始終隻是自己的影子。

呂調陽見張居正淚眼婆娑,慌忙在椅子上坐正了,裝出一副精神矍鑠的樣子來說:“張閣老不必難過,生老病死是天道,我很遺憾,以後不能為你分憂了。”

張居正沉默。呂調陽沉吟了一下,小心地開口道:“據說反對清丈的聲音很強大,我現在是在野之人,說話不會顧慮,有些話想說,還請張閣老贖罪。”

“你說就是。”張居正打起精神。

呂調陽幹咳了一下:“您設置考成法,是向天下官員開戰。天下官員看著不可一世,其實權力源泉就是您,您說什麼就是什麼,固然有反對,卻不成氣候。可清丈田畝卻是向天下有錢人開戰,他們遍布民間,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遇到的阻力是不可想象的。我覺得,經濟改革要比行政改革難一百倍啊。”

張居正等呂調陽說完,不假思索地說道:“世俗之所非議,正是我之所深喜也。新政肯定會冒犯一批人的利益,被人非議不可避免,有了非議才說明有了成效。”

張居正滿麵紅光,不知是激動還是肝火旺盛。呂調陽看著眼前這位權勢炙手可熱卻經常受到攻擊的偉大人物,心裏莫名其妙地感傷起來,他竟然肆無忌憚地抓起張居正的手,握緊了,以長者的口吻說道:“急流勇退啊!”

張居正愣了一下,呂調陽重重地握著他的手:“幾年前劉台彈劾您,說您的所作所為近似‘威福’,所處之地為‘危地’,預計您今後仍將受到更多的非議。奪情風波雖被強力鎮平,可是……皇上遲早有一天會長大的。”

張居正愕然,呂調陽最後一句話是深沉老練的智慧結晶,他張居正有超人的智慧,居然從沒有想過這一點。這並不是張居正缺乏政治智慧和經驗,而是因為他一心為國為民,心無旁騖。

隻是刹那的愕然,張居正馬上恢複了平時的激昂,他也用力地握了握呂調陽的手說道:“我曾說過,自執政以來所言所行全出於公心,我問心無愧。即使在刑場殺人,也是行菩薩心腸。至於非議我的那些官員士大夫,他們隻要自身奉公守法,勤於政事,也就沒有必要懼怕刑法嚴峻,更不必懼怕憎恨我。如果一個人沒有這種不顧身家性命的獻身精神,那他將一事無成。”

呂調陽剛要開口,張居正又慷慨激昂起來:“我初入政壇時曾有一偉大的誌向,願以這副身體為破草墊,讓人睡在上麵也可,拉撒也可,吐沫也可,我都毫無怨言。隻要能實現我的偉大誌向,就算有人要我的鼻子,我也割給他,何況是非議!”

這就是張居正的宏願,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知道的那個偉大人物張居正。對他的宏願冷笑的人,全是不值一提的猥瑣小人和庸人。

嚴法為清丈保駕護航

然而,敵人不會因為你有為拯救蒼生而舍棄身家性命、不懼非議的宏願而自動自發為你讓開一條路。清丈田畝所受到的阻力是巨大的,為實現宏願,張居正所使用的辦法既簡單又有效,那就是嚴厲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