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結局(2)(2 / 3)

元首英明!這是當時大明帝國的口號之一。

張居正根本不知道,當時幣製改革,發給浙江士兵的是新錢,新錢在北京是一抵二,但在浙江卻是二抵一,所以浙江人不喜歡用新錢,市麵上新錢也難以買到東西。等於說,士兵拿到手裏的新錢瞬間就成了紀念幣,士兵們的生活陷入困境。1582年二月,士兵們迫於生計,隻好群起要求發可以花的銀兩。正如要債,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三天之後,浙江巡撫衙門隻字未發。

士兵們輪番上陣討要,巡撫吳善言發了威,站在衙門口對士兵們破口大罵。浙江軍區,那可是戚繼光待過的地方。戚繼光訓練出的士兵都是無畏之徒,遇到不公馬上反抗。所以吳善言被從馬上掀翻在地,眾士兵把他踩了個半死。吳善言正在嗷嗷怪叫,士兵們已衝進兵器營,取得武器,又衝擊各個衙門,兵變就此發生。

消息快速傳到北京,張居正在病榻上發出指示:要兵部右侍郎張佳胤接替吳善言,即刻到杭州上任。

張佳胤匆匆趕往杭州,才進浙江境,一個消息霹靂而來:杭州城裏又發生了民變。

張佳胤驚問:“兵變和民變聯合了嗎?”

“暫時沒有,”報告的人說,“不過有這種趨向。”

張佳胤是考成法訓練出來的官員,向來行動迅疾,他猛拍了馬屁股,叫道:“快走,不能讓他們聯到一起。”

杭州城的幾個城門已關閉,城裏火光衝天,是變民在放火。張佳胤報出自己的身份,不動聲色地進了杭州城,又悄無聲息地進了巡撫衙門。杭州城已一片混亂,張佳胤連夜召開緊急會議,把兵變的幾個小頭目叫來說:“元首大人說了,你們的條件都可滿足。但你們搞兵變,這是大罪,必須先贖罪。”

幾個小頭目造反立場並不堅定,又聽說是一言九鼎的張居正發了話,連忙表示重新臣服。張佳胤指示他們,把民變鎮壓下去,他就既往不咎。

士兵們都訓練有素,拿起武器衝向大街。黎明時分,士兵們押著兩百多名變民來到巡撫衙門。張佳胤點出了七十多人,就在巡撫衙門門口斬首示眾。

有人悄悄問張佳胤:“士兵怎麼辦?”

張佳胤說:“按張閣老的意思,把帶頭鬧事的殺掉。”

“可您答應他們既往不咎的?”

張佳胤笑了:“大丈夫言不必信,唯義所在。況且,張閣老讓殺,我也沒有辦法。”

於是,在張佳胤殘忍的刀下,杭州城的民變和兵變全被鎮壓。

這是張居正的辣手,也是他在人間的最後一次。

張先生可好?

1582年三月初,也就是張佳胤送來浙江杭州捷報時,張居正病情加重。痔瘡已嚴重到生活不能自理的程度,他隻好請長假在家。

朱翊鈞三番五次派人探望,每次探望的人回去後,朱翊鈞都會迫不及待地問:“張先生如何?”

回答:“不太好。”

朱翊鈞摸著眉毛:“那要勤去看啊。”

張居正的確不太好。整個國家的官員都震動了,就在任所以各種形式為張居正祈福。那是非常壯觀的場麵,一座城市煙霧繚繞,鍾聲、鼓聲、念經聲,聲聲入耳。京官們更是起勁,把張居正府的那條街都堵滿,跪在地上烏壓壓的一片。直到三十多年後,為魏忠賢祈福的場麵才勉強超過了這次。

張居正得到這消息時,毫無表情。張四維和申時行都看得出來,張居正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

朱翊鈞也認為這是理所應當,居然下旨,要全國人民都為張先生祈福。他形成了某種慣性,每個去探望張居正的太監回來,他第一句話就是:“張先生可好?”

太監的回答也是一樣:“不太好。”隨即又補充道,“去張閣老家真不容易,幾條大街都被堵塞,都是官員們在為張先生祈福。”

朱翊鈞帶著一絲嫉恨的口氣:“你看,這就是人心!”

馮保在一旁神情憂傷,朱翊鈞就對他說:“大伴,張先生真是國家的靈魂啊。”

“我也想去看看張先生。”馮保誠心誠意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