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方見夏衿明白了,這才鬆了一口氣。猶豫了片刻,輕聲勸道:“姑娘,雖說羅公子不錯,但跟武安候爺比,還是差的不是一丁半點。您……您不會選羅公子吧?”
夏衿盯著董方,眼睛一瞬不瞬,直到把董方盯著神色慌張,咬著唇低下頭去,再不敢看她,這才收回目光,冷冷道:“這件事,不是你該操心的。”
“是,姑娘。”董方低頭應聲。
“出去。”
“是。”董方輕手輕腳地退了出去。
夏衿坐在那裏思忖片刻,這才端起茶杯飲了一口,放下茶杯時,目光堅定有神,似乎拿定了什麼主意。
在外麵累了一天,夏衿沐了浴,吃過晚飯便睡了,並沒有去羅夫人那邊給她把脈。
如果夏岑兩家不準備議親,憑著夏衿對岑府的恩情,宣平候老夫人完全可以把夏家新宅的家俱、用品包下來,並叫下人辦理妥當,不讓她出一文錢。
可現在兩家既要結親,再這樣饋贈就不合適了。得知夏衿挑齊了家俱,第二日宣平候老夫人便將夏衿叫了過去,對她道:“你父母上京,所帶的下人恐怕不多。大家初來乍到,旅途勞累,也沒精力和時間去張羅各種物事。我這幾日,已叫你伯母把被褥、帳子、各色窗紗、簾子準備好了。你等會兒去看看,如果感覺適合,我就叫下人去幫你們裝起來。家裏還有些多餘的杯盞碗碟,你們拿去用著。等你們空閑了,再添些合意的就是。”
這些東西並不值多少錢,但費的功夫卻大。而且宣平候府家底厚,隨便拿出些東西都是精美上檔次的。夏衿拿著錢到街上去買,也不一定能買到這麼好的。
這是既顧全了夏家的麵子,又幫了夏家大忙。宣平候老夫人這體貼周全的行事風格,讓夏衿十分佩服。
她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禮,道:“多謝老夫人想得周全,我代母親先謝謝老夫人。”
夏衿這大大方方的態度,最得宣平候老夫人的喜歡。
她扶起夏衿,按著她的肩膀讓她坐下,又道:“你是個有主意的孩子,在你娘到之前,有一件事我便不得不先告予你知曉。”
夏衿抬起眼來,注視著宣平候老夫人,心裏好奇是什麼事讓宣平候老夫人如此鄭重。
“羅夫人昨日去鄭家退了親。回來後,她來找我,托我給她作媒,欲聘你為羅家媳。”
宣平候老夫人看著夏衿的眼睛,繼續不急不緩地道:“不過,我拒絕了。”
夏衿愕然。
羅夫人托宣平候老夫人作媒不奇怪,她奇怪的是宣平候老夫人會拒絕這個請求,而且還把這事告訴給她知道。
看到夏衿麵露驚詫之色,宣平候老夫人暗自點頭,又道:“當初曼姐兒出了事,我們第一個考慮的不是令兄,而是蘇慕閑那孩子。”
她歎了一口氣:“不是我們覺得你家門第低,而是閑哥兒那孩子的為人我們更了解一些,曼姐兒嫁給他,日子必然會過得舒坦。而嫁到你家,畢竟要伺候公公婆婆。你父母和你哥哥的為人,我們相處日淺,了解不深。你是個明白孩子,想來我們做長輩的顧慮,你能理解吧?”
夏衿點點頭:“我明白。”她抬起黑漆漆的眸子,“我隻是不明白,老夫人您為何跟我說這些。”她就不怕夏家人心存介蒂嗎?
“一來這親事是曼姐兒自己請求的,她直言要嫁給你哥哥,並不讚成跟閑哥兒的婚事,你們知道此事隻會對她更好,不會心存介蒂。二來……”
說到這裏,她頓了頓,望向夏衿的眼神滿是笑意:“蘇慕閑那孩子拒絕了我們的提議。他說他心有所屬,不能娶曼姐兒。”
夏衿心裏一跳,臉不由自主地紅了起來。她趕緊低下頭去。
她發現這段時間她特別容易臉紅,這真不是一件好事。她的情緒為何不受控製了?
“這也是我不給羅夫人做媒的原因。”宣平候老夫人繼續道,“閑哥兒那孩子可憐,明明父母雙全,卻從小在寺廟長大。好不容易長大被接了回來,父親病死,母親和弟弟為了私心竟然派人追殺他。如今偌大一個武安候府,隻有他一個主子和十幾個下人。我這心啊,想起他就覺得心疼。”
她伸出手,慈愛地撫著夏衿烏黑油亮的頭發,問道:“這兩樁親事,你到底是怎麼想的,說給我聽聽。雖說這事由你父母作主,但羅夫人和閑哥兒跟我都關係匪淺,你又是曼姐兒未來的小姑子。知道了你的想法,我也好提前預防一下,免得鬧出什麼不愉快來,大家都下不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