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情迷柳枝(1 / 3)

1.風光冉冉東西陌

風光冉冉東西陌,幾日嬌魂尋不得。蜜房羽客類芳心,冶葉倡條遍相識。

暖藹輝遲桃樹西,高鬟立共桃鬟齊。雄龍雌鳳杳何許?絮亂絲繁天亦迷。

醉起微陽若初曙,映簾夢斷聞殘語。愁將鐵網罥珊瑚,海闊天寬迷處所。

衣帶無情有寬窄,春煙自碧秋霜白。研丹擘石天不知,願得天牢鎖冤魄。

夾羅委篋單綃起,香肌冷襯琤琤佩。今日東風自不勝,化作幽光入西海。

--《燕台詩四首之“春”》

其實,在李商隱未遇見七小姐晚晴之前,還有過一段刻骨的愛情,那愛讓他心死成灰,而最終七小姐讓他的心,死灰複燃。他轟轟烈烈地愛過、痛過,最終在細水流年裏幸福著。如此的愛情人生,算是完滿。而那段愛,在經曆紅塵歲月後,已經刻骨、難忘。

洛陽的春天,繁花盛開,讓人心生浪漫。在江南的煙雨中,在青蔥的年少時光裏,總有一些命定的相遇,會蔓延成為纏綿的愛情故事。它或許會成為生命中的遺憾,但也留下一串深深的情感足跡,編織在記憶的錦上。

有一位女子站在柳樹之下,在向李商隱揮手,溫婉明媚的笑,好像在說,我在等你,你快回來。

李商隱重返洛陽,再度投身這個溫暖又滄桑的城市,感受這裏的春日遲遲、滿城芬芳。便在春暖花開中賦詩一首,在驚鴻刹那間定格永恒的美麗。一個風景不在,可是詩詞能讓世人知道這個風景永遠的美麗。

李商隱有位堂兄名為讓山,頗為崇拜自己堂弟的詩情,常常第一個將李商隱的詩句拿來品讀,感受其中的味道。每一個字都是用心琢磨出來的,李商隱雖然可以七步成詩,但是那無題之中的底蘊,是經過時間的醞釀,一點點散發美麗芳香的。

一日,讓山誦讀李商隱的詩歌《燕台》,抑揚頓挫中間,世界仿佛頓時春光明媚,在內心所感知到的意象當中,又仿佛隱藏著不尋常的情事,使人心神搖曳,又莫名感到淡淡的幽思。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李商隱的詩中是瑰麗的風景,平淡中看到它的獨特。彼時,沉醉其中的卻又不止讓山一人。一位立在柳蔭下的女子,已經聽得呆了,半晌才回過心神,焦急地向讓山詢問:“誰人有此詩情?是誰人寫出了如此動人的詩句?”

這女子正是讓山的鄰人,名喚柳枝。讓山抬頭望去,春風拂動著她柔軟的長發,她的眼睛裏寫滿了潮濕的期待。讓山回答:“詩是我家年輕的堂弟寫的。”言語中帶有幾絲得意。

隻是誰都沒有想到,李商隱就這樣迎來了一段愛情,果然是多情才子惹多情。纏綿悱惻的詩句之中,每個女子都向往成為其中的女主角,來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

柳枝聞言,立即不假思索地扯斷了腰帶,打個結,交給讓山,“請務必轉告您的堂弟,小女子向他乞詩一首,請他在腰帶上題詩相贈。”

以當時的社會形勢來解讀,在以懦弱隱忍為主流價值的古代女子當中,這位柳枝姑娘的舉動,無疑是令人難忘的。其實,在李商隱的情感世界裏,柳枝並未占據過多的篇幅,但她的名字被烙在了李商隱的詩篇中,想必與她的勇氣與果敢不無關係。

這樣的女子,是容易讓男人心動的。讓山將這一日的遭遇講給了堂弟,李商隱果然內心有所動容。

李商隱了解到,柳枝是出生在富商家的閨秀,自幼不喜歡扭扭捏捏,不擅長女紅,也不喜歡對鏡貼花黃,性格倒是如男兒一般爽朗活潑、敢愛敢恨。少年時,柳枝經曆一場心劫,親眼目睹了父親在在行舟湖上時溺水而亡,自此經常吟唱天濤海風之曲,多幽咽怨斷之音。

因為舊時的迷信觀念,人們覺得柳枝雖然身段窈窕,容貌明豔動人,但始終有不吉利的擔心,於是婚事也因此受了耽擱,讓家裏人憂心忡忡。

了解得越多,李商隱對柳枝的印象越加深刻,也生出了更多的好感。第二天,李商隱與讓山騎著馬,穿行在巷子中,卻正好遇見一位梳著雙髻的少女,她兩手交錯站在家門口,風吹柳動,柳蔭中的靈雀調皮地跳躍著,美麗的容顏微微泛紅,春意暗湧。此情此景,足以讓血氣方剛的少年李商隱心中湧起一陣熱流。

柳枝早已心如小鹿亂撞,但依舊不改爽朗的個性,伸出芊芊玉指,指著李商隱對讓山說:“這位就是李商隱公子吧?三天之後,我會去水邊浣洗羅衫,到時我會燃起香爐,希望公子可以前去相會。”

這樣的舉動,不是尋常女子會做出來的。而且在柳枝的舉手投足間,沒有半點扭捏,顯得落落大方,又十分真誠。

故事的開頭是順利而又完美的,一對兩情相悅的男女似乎應該順理成章譜成一段美好姻緣,但命運卻在此時來了個殘酷的小玩笑。與李商隱約好一起去長安的好友溫庭筠,竟然搞起了惡作劇,將李商隱的行李偷偷拿走,提早離開了。李商隱焦急萬分,對於他來說,行李是次要的,但入關的謁文卻是至關重要的。於是,無奈的李商隱隻好放棄了三日後的約定,快馬加鞭去追趕已經出發的朋友。

對柳枝來說,三天的等待是漫長的。當她手捧香爐,滿懷期待佇立在水邊的時候,卻不知自己剛剛萌芽的愛情已經接近了尾聲。黃昏時分,心碎成片,溪水的流淌聲,遮掩不住少女的抽泣。

這年冬天,銀裝素裹的長安格外寒冷。當李商隱望著漫天雪花出神的時候,他會不由自主想起那個美麗的身影,久久不能回神。一日,雪景裏走來了讓山,他帶來了一個令李商隱震驚的消息:柳枝已經嫁與東諸侯做妾。

李商隱感到自己的頭顱裏打了一個雷,他瞬間回到了那個相遇的午後,記憶如洪水般倒灌,他甚至連柳枝的每一個神態,每一個毛孔都回想得清清楚楚。她的笑容,就像園圃中盛開的春花。

李商隱知道,終是自己負了這位有情有義的女子。往事已矣,除了捶胸悔恨,他已無能為力。春節之後,讓山返回洛陽,李商隱特意題寫了《柳枝五首》,傳達一片思念之情,拜托讓山回家後寫在柳枝故宅的門上。

愛而不得,所以更加難以忘懷。那個冬天,李商隱覺得自己的內心也被冰凍了。她贈他生命中最初始的純白之愛,他卻還她一個草草收場的狼狽結尾。他掐滅的是她生命中剛剛燃起的光亮。這罪孽,成為了李商隱心裏永久的一根刺。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可在那個傷心的洛陽之春,女子剛剛伸出因為期待而微微顫抖的手指,擺出一個曖昧的手勢,就聽到了年華瞬間老去的聲音。

2. 一年生意屬流塵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猶在,羅薦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佳人惆悵臥遙帷。 章台街裏芳菲伴,且問宮腰損幾枝。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盤迸淚傷心數,錦瑟驚弦破夢頻。 萬裏重陰非舊圃,一年生意屬流塵。 前溪舞罷君回顧,並覺今朝粉態新。

--《回中牡丹為雨所敗二首》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河水離了源泉,村落沾染了塵埃,沒有永遠的時間,誰也不會一生待定,誤了柳枝的約,李商隱雖有遺憾,但未曾過後悔。在花好月圓的時候,會祝福遠方的她生活幸福,煮酒問月,會希望她人月團圓。

柳枝這個名字一直藏在心底淡淡的收藏著,不會去向別人提起,自己也不會默然感傷。李商隱已釋懷了那個女孩,隻是歲月蹉跎,竟不知當年那個淺笑嫣然的女孩,如今竟然再相見仿若陌路。

竟是受了多少折磨,才變化如此之大,可憐李商隱還在傻傻的祝福,殊不知仰望,地球的另一端,有個女孩仰望月亮,需要的不是祈福,是愛人的手,拉著她遠離深淵。他將萬般愁思化作文字,於是便成了這《柳枝五首》的序言。

“柳枝,洛中裏娘也。父饒好賈,風波死於湖上。其母不念他兒子,獨念柳枝。生十七年,塗裝綰髻,未嚐竟,已複起去,吹葉嚼蕊,調絲擫管,作天海風濤之曲,幽憶怨斷之音。居其旁,與其家接故往來者,聞十年尚相與,疑其醉眠夢物斷不娉。與從昆讓山,比柳枝居為近……”

短短的一個篇章,讓他心碎了無痕。李商隱痛恨自己的無情,即使當初的那個女孩還未走進他的心裏,即使他們還未曾開始海誓山盟,愛情的苗未開出花就已經枯萎。他隻是付出了虛偽的祝福,從未再認真核對她的幸福。圓月晴缺,世事無常變幻,往往想好的幸福,隻是虛幻一場。

音樂緩緩響起,宮商角徵羽,琴撥弦轉,美麗的樂師開始了彈奏,人們仿佛進入一片仙境,漫天飄落的花朵,這時突然闖入一個仙子。穿著五彩霞衣,手拿著七彩飄帶,翩翩起舞,樂曲如水,若隱若現的世外桃源,歌舞似畫,牽引真切看到其中的美。

也許是命運聽見了他對柳枝渴望的呼聲,讓他們再次相遇,那時,她彩色的長裙在地下拖曳出一個個弧度,一個個彩色的浪花,在地麵波蕩而起,身上的環佩叮當作響,又好像是一個少女在頑皮地耍鬧。清純的麵孔,帶著那麼一絲妖嬈嫵媚,如仙子下凡,在人間沾染了情事的氣息,總是在不經意間的不經意誘惑,讓人陷入她設置好的陷阱,她卻已飄然轉走,再難尋得。

她舞出了一種極致的誘惑,而這樣的誘惑沒幾個男人能承受得住,在那美輪美奐中迷失自我,李商隱漫步在這美麗的歌舞之中,心醉在靡靡之音,他完全地放鬆自己,忘卻生活的憂愁煩惱,靜心享受這一刻。

隻是當目光相觸的那一刻,頭腦中電神雷鳴,忽然忘記了此刻,他茫然地伸出手想抓住那個跳舞的仙子,伸出去的手又那麼無力,隻能頹軟地垂落下來。時光如水,靜靜歲月,曾祝福的那些美好日子,如今相遇竟然不願相見。天可憐見,如若事實至此,他寧願永遠不曾相見,寧願一廂情願的以為她過得很好,雖然嫁為人妾,但是夫君寵愛,妻子和睦。然而,世事無奈,諸多與願相違。

她成了這夜宴的舞娘,他成了的一個多情的歡客。他們隻是目光相遇了刹那,便已轉身,這一生,即使傾世容顏,亦不能單為他一人妝。

他已不再是六年前衝動的少年,她的羞澀已隱藏在如嫣的笑容下麵,消失不見,彼此都已經變了模樣,是否還會回到從前。李商隱靜靜地看著柳枝舞完這支曲,本是漫山遍野的鮮花綻放,人間仙境,頃刻間就已是地獄修羅,愛恨一念之間,一念成魔,一念成佛,改變也隻是一刻。

柳枝內心也定然是波濤翻湧,不知此刻她是恨自己,還是依然愛如往昔,隻是世界的機緣巧合總是那麼無奈,我們無法預料,注定的悲傷無法逃脫。

如若那天,他去赴約,或者一頁書信,告訴她不能赴約的匆忙,是不是不會這樣,隻是世間沒有如果,隻有因果循環,是緣是孽,都要償還。分別六年,再見竟是生死無話,隻有茫茫淚眼,替代滿腔柔情,孤獨的哀訴心傷。

“雨霖鈴,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這是後世人柳永的愁緒,亦是李商隱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