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是一條長河,我們在河邊駐足觀望。
曆史是一首長詩,我們在詩中追逐篇章。
曆史是一麵鏡子,照出了古人的得失與興衰,也照出了今人的厚薄和進退。
曆史是一份答卷,充滿了無數迷離的選擇,愛與恨隻在一瞬之間,對與錯隻隔著一扇門。
作為一名曆史愛好者,我鍾情曆史已經很多年了,在《百家講壇》講解曆史的時間也不短了。細細回顧自己近年來的講座和所出的曆史書籍,我心裏常常感到莫名的惶恐,因為我常常在思索這樣一個問題:曆史究竟是什麼玩意兒?
有人說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女孩,每個人口味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理解;每個人視角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看法。那麼,曆史如此濃妝豔抹,是不是就偏離軌道了呢?是不是就變成虛無了呢?
我想,未必。
不信,你打開手中這本書,讓飄雪樓主帶你去領略曆史的另一種魅力。
我熱衷曆史,雖然一直不敢以“學者”自居,但卻在這條路上苦苦追尋。愛屋及烏之下,我對曆史愛好者和寫作同仁也很關注。結識飄雪樓主是因為一次偶然,得知他是一個執著的人,《漢朝那些事兒》寫了整整四年,但還是堅持把作品完成了。我被他的韌勁和執著感動了。
當我看到“大漢王朝的三張臉譜”係列時,不由得驚疑交加。驚的是飄雪樓主寫的還是漢朝,寫了八卷漢朝通史還覺得不夠,又整出了三個人物篇,看來他對漢朝真是情有獨鍾啊!再看書名,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心裏不由得疑惑,飄雪樓主這次該不會又在跟風吧。但是,當讀了書稿後,我的看法改變了。
大漢王朝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盛世王朝,這四百年演繹出了一幕幕精彩的故事。漢朝的皇帝很多,但最有代表性的卻是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光武帝劉秀三個皇帝。
誠然,寫漢朝的書很多,寫漢朝皇帝傳記的書也很多,但對比飄雪樓主的這套書,我感觸頗深。這些看似熟悉的曆史在飄雪樓主的筆下變得栩栩如生,如此活靈活現,既是作者紮實寫作功底的體現,也是其樂於鑽研的成果。
個人認為,飄雪樓主這套書具有三個顯著的特點:
第一,故事的真實性。雖然現在流行趣說歪解曆史,不再拘泥於那些條條框框的限製,不再局限於那些千篇一律的束縛,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當下很多曆史書都偏離了曆史真實發展的軌跡,曆史這個小姑娘也變得麵目全非。
但是,曆史畢竟是嚴肅的,改變了曆史的真實性,就意味著改變了老祖宗的命脈和足跡,這是對先祖的不尊重,更是對後代的不負責。為了尊重史實,飄雪樓主查閱了大量的曆史書籍,幾乎每天都忙碌到深夜,這種認真的態度令人敬佩。
第二,故事的連貫性。一個故事怎樣才能感染人,我認為關鍵在於一個“講”字。一個故事如何才能波瀾起伏、引人入勝,就是要把主線和支線講清楚,運用好。要圍繞主線,把錯綜複雜的支線貫穿於其中,讓整個故事始終如同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在這套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筆法細膩、犀利,故事情節一環緊扣一環,一氣嗬成,讓人仿佛身臨其境。
第三,故事的可讀性。我們講曆史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讓更多人知道曆史的真相,是為了讓我們的一代代人以史為鑒,砥礪前行。因此,曆史不能故作高深,更不能無病呻吟。曆史原本就是簡單的,是每個人都能看得懂、聽得懂的。
飄雪樓主在講故事上很有控製力,層次分明,錯落有致,既通俗易懂,又具有極強的可讀性。
曆史不是千人一麵的,曆史中的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臉譜,特別是帝王。他們的臉譜更具有特殊性、複雜性,因為他們擁有至高無上的身份和權力,因為他們萬眾矚目,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被人評頭論足,都會被史學家融入筆墨之中。
曆史究竟是啥玩意兒?曆史就是千萬張臉譜交織組合而成的。
曆史究竟是啥玩意兒?曆史就是千萬個微小故事彙集而成的。
大漢王朝的三張臉譜,這個曆史很靠譜!
是為序。
2016年1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