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劉秀是個傳奇(1 / 1)

事實證明,劉秀不顧年老體弱,不顧長途跋涉,不顧勞民傷財,所做的封禪之舉,是劉秀這一輩子最後的謝幕演出。封禪之後,可以用喜怒哀樂來形容劉秀的心情。

首先,來看劉秀的喜和樂。

劉秀封禪的效果很快就顯現出來了。一是各地各種祥瑞接踵而來。據說,當時在京師洛陽有甘泉湧出,凡是患了病的百姓喝了泉水,疾病便會神奇般地不治而愈。同時,還有朱紅之草生在水畔,同樣可以專治百病。二是各郡、各封國天降甘露。

文武百官又來精神了,聯名向劉秀上書:

“地祇靈應而朱草萌生。孝宣帝每有嘉瑞,輒以改元,神爵、五鳳、甘露、黃龍,列為年紀,蓋以感致神祇,表彰德信。是以化致升平,稱為中興。今天下清寧,靈物仍降。陛下情存損挹,推而不居,豈可使祥符顯慶,沒而無聞?宜令太史撰集,以傳來世。”

這段話概括起來就是十二個字:予以收集,載入史冊,流傳後世。

麵對眾人的“厚意”,劉秀這一次又出人意料地“婉拒”了。據史書記載,劉秀婉拒的理由是自謙無德。

但不管怎樣,封禪能帶來這麼好的效應,劉秀自然喜上眉梢、樂在其中。

其次,來看劉秀的悲和哀。

劉秀封禪的苦果很快也顯現出來了,三個字:傷不起。

第一,花費了人力、物力、財力無數,消耗了國庫資金,傷害了國家的經濟發展。

第二,傷害了很多人的身心健康,具體體現有三。

一是傷了司空張純。張純所執掌的司空府,是這次大典的主要籌辦單位。為了做好籌備工作,張純加班加點地進行工作,常常夜不能寐飯不能食,當真做到了“為伊消得人憔悴”。雖然隻有兩個多月的時間,但泰山封禪典禮結束後,張純便病重不起,很快去世了。

二是傷了司徒馮勤。馮勤在封禪不久,也來了個“死去元知萬事空”。

三是傷了劉秀本人。

勞碌奔波,風餐露宿。一個年過花甲的老人,怎麼禁得起這樣的折騰啊!剛開始劉秀並沒有體會到身體的不適,還能到外麵繼續去巡視,然而,劉秀很快就體會到了“傷不起”的滋味。老年人終究是老年人,有很多的疾病都是潛伏著的,當時固然看不出來,一旦發作可就無可挽回了!

世上沒有完人,劉秀迷戀圖讖,並且走上了不歸路。假如他不搞封禪泰山這樣的折騰,或許可以多活幾年。然而,世上沒有後悔藥。秦始皇和漢武帝在求神的道路上碰了壁,劉秀自然也不例外。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時間定格為鶯飛草長的春天,地點定格在洛陽南宮前殿,人物定格為劉秀,劇情定格為那一刹那的永恒:在春天這個美好的季節裏,六十二歲的劉秀揮一揮衣袖,揮別了眾位愛卿,揮別了後宮佳麗,揮別了皇宮樓宇,到極樂世界去報到了。

劉秀是依依不舍的,他舍不得這花花世界,他舍不得這綿綿江山,他舍不得這清平世道。

劉秀是含笑九泉的,他的手與相濡以沫三十四年的結發妻子陰麗華相握,無限溫柔。得妻如此,夫複何求;賢妻相伴,死也瞑目。

劉秀是欣慰和憧憬的,他一手創建的東漢帝國新一輪的太陽即將升起,因為他的兒子劉莊繼承了他的皇位,繼續經營和完成他盛世百年、代代相傳的遠大夢想。

劉秀是千古留名的,他的遺體被安葬在洛陽城東的原陵。巍巍邙山埋忠骨,蒿蒿野草掩英魂,那裏成了後人無限景仰的緬懷之地。他的事跡定格在那裏,他的傳奇也被後人大書特書。

他是傳奇,也不是傳奇;他是傳說,也不是傳說。他曾經真實地活著,也曾經真實地死去。他就是他,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有愛有恨、有國有家的人,他的名字永垂不朽——東漢開國皇帝劉秀。

後來,唐代詩人崔居儉,特作《後唐宗廟樂舞辭》一詩讚之:

艱難王業,返正皇唐。

先天再造,卻日重光。

漢紹世祖,夏資少康。

功成德茂,率祀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