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貧困的山寨(1 / 2)

在這樣的山村中,遠古時代那雞犬相聞的麵目還依舊,隻不過,物是人非。這裏的人們亦是投入到真實而又現代的社會中,尋找著新時代中自己存在的價值和地位。即使在那崇尚隱居的時代,那些隱居的人又何嚐不是經曆了世間的坎坷和心酸,無奈之下才選擇了那樣的生活呢。

在這不斷變化的新時代中,沒有了誰去強迫誰非要去做什麼了,而是那貧困的生活,讓人們窮則思變,在新時代中建立屬於自己的真正的生活。而並非隻是仰人鼻息的,過著那收人壓迫的生活了。在這自由的社會中,人們多了更多的自己的選擇,這樣的自由卻也是少有的。

人們為了追求真正的自由生活,曾經拋棄過生命,而當真正的自由的生活來臨的時候,人們卻還沉浸在過去的故紙堆中,畏懼著那光輝的自由。那些曾經視自由如同兒戲的傳統的官僚長者,享受著自由的生活可是卻在嘲笑阻擋著著那奔向自由的人們,這樣的想法也確實與這生活格格不入了。

羅德旺對於族中的長者卻也是敬而遠之,畢竟這新時代的思想與那古老的想法相差甚遠。或許這村中的年輕人正是因為這些長者的古老的意識,而選擇了離開這貧困的家鄉,投入到那改變自己生活的大潮中,創造著屬於他們的生活。

辭別了這固守著古老傳統的老者,這亦是曾經想把傳統發揚光大的老者,雖說有著良好的用意,可是卻禁錮了年輕人發展,不過,這禁錮並沒有能阻擋住這社會的進步,讓年輕人在堅守著傳統的基石上,開辟這自己的生活軌跡。

羅德旺望著不遠處那矗立在山間的小屋,這裏是生他養他的地方,在那小屋中自己通過努力沒有讓父母失望,考上了大學。那是父母用心學為自己建造的安樂窩,可是這樣的安樂窩卻遠遠跟不上社會的潮流,還在那裏孤零零的矗立著。

這竹樓小屋是父母為了讓他潛心學習而特意為他建造的,父親為了建造這竹樓,自己上山砍竹子,自己親手為兒子建造的這真正屬於他自己空間的小屋。

在這黎族的風俗中,隻要兒女成年了,才要為兒女建造一座屬於他們自己的小屋。可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年輕人亦是還沒有成年的時候就離開了家鄉,去城裏賺錢,因此而住上了高樓大廈,又有誰還會在意這簡陋的小屋呢。雖說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或許也正是這嫌棄自己家庭的貧困,那些人才創造除了超出祖上所思所想的事情吧。

羅德旺看著這古樸破舊的小屋,這裏雖說景色宜人,可是與城裏的高樓大廈比起來,卻也顯得原始很多。破舊的小屋讓羅德旺感到了無限的溫馨,滿眼的綠色植物讓羅德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希望。

收拾了屋子,羅德旺煮起了竹筒飯,已是黃昏,羅德旺正在忙碌,忽然聽到門外有人說話。

“我一看就知道兒子早到家了。”一個婦女的聲音,聽起來讓羅德旺看到了無比親切,是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