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健健弑父案件以張磊伏法,金健健無罪開釋而最終告破,但是由於金健健案件而起的輿論風波卻並未因此平息,正如單軼說的,事情還沒完。
江瞳以專家證人的身份出庭法院,為原本在大眾心裏已經坐實的凶手金健健證明清白之後,所有的媒體輿論就正式被撕裂成了兩派,一派放下成見接受了法庭公審結果,一派卻堅持立場堅決質疑法庭公審結果。而雖然兩派針鋒相對,但他們卻都出奇一致地把調查論據攫取的焦點,聚到了江瞳這個扭轉事局的後來人身上。
“江法醫,據知情人士透露,金健健案件本來並不是由你負責屍檢工作,而且據說之前負責的市局的法醫比你的資曆還深,跟你的師父屬於一輩,這種情況下為何你還是決定中途插手?這不是薄您前輩的顏麵嗎?是因為市局法醫存在什麼有悖公義的行為嗎?”
“江法醫,有人指出金健健案件,之所以拖延這麼久才結案,是因為有人失職,為私人情緒影響專業推斷能力,您對這件事情如何回應?”
“江法醫,網上還有大批網民對此次案件的審判結果有所非議,網民覺得公檢部門對案件始末的推理解釋漏洞百出,尤其是對屍檢結果前後不一,出爾反爾的情況詬病如潮,您怎麼回應?”
“江科長,有人指出,金健健之所以無罪開釋,是因為背後有人以權謀私,攫取私利,向執辦人員施壓,確有此事嗎?”
當江瞳從法院門口走出,來自各方各麵的鏡頭媒體撲麵而來,已經在門口久候多時的媒體記者們,提問聲此起彼伏,作為法醫,江瞳是一個長期負責幕後工作的人,在毫無預知的情況下首次對外,即便是平日裏遇事頗為沉穩的她也不免感到不知所措。
對一擁而上的所有問題,江瞳本想保持沉默,但現實情況是,當公檢相關部門意識到江瞳才是媒體圍堵的目標時,環繞在江瞳各個方位的通路,都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裏麵的人想出出不來,外麵的人想進進不去,“長槍短炮”對著江瞳在不停地拍攝,逼迫著江瞳就範,鬆口表態。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實際執法過程中,公職人員偶爾存在一定程度的謬失,是不可避免的。在每次執法的過程中,我們隻能做到盡力保障準確,而不能完全杜絕謬誤。我認為每一個負責本次案件的人員都非常盡責,隻是希望網絡上的民眾情緒不要過激。關於此次的案件起因已經是個很典型的網絡情緒過激化的反麵教材?所以,懇請諸位媒體朋友和廣大網民群眾,能夠盡量傳播一些正能量的信息和價值觀,不要將本來應該個人化的負麵情緒擴大影響範圍,畢竟現在社交網絡已經成為信息混雜的重災區,暴露了很多弊端。就更需要大家在發布和傳播的時候給予足夠的包容力,讓一些負麵情緒帶來的影響減少到最低範圍,對於一些片麵化的信息理解,也不要窮追不舍,弘揚中華民族的和諧傳統。”江瞳組織語言,作出了自認為比較安全的表述。
可是,這樣的回答,卻並沒有讓如狼似虎的媒體人們就此罷手,一名記者緊跟上提出了一個極其尖銳問題:“就那麼自信嗎?萬一造成冤假錯案怎麼辦?當前凶手的家屬據說已經對仇富殺人的動機審判不服了,要是他們上訪怎麼辦?”
江瞳一愣,這一刹那,她意識到,自己剛剛的表態可能是錯了,可她也實在是身不由己,毫無對外經驗的她,哪會曉得,這事情反倒是嘴巴一閉到底還好,一旦表態,剛好給了網上那些就等著借題發揮的人以現成的把柄,當外圍同事終於破口人群,衝進來把她帶出以後,網絡罵戰的氣焰不減反而更加凶猛。
不過基本上也已經可以看出,對案子窮追不舍的人,集中在一些生活中閑的蛋疼,自身不努力,對現實生活極度不滿,還要強詞奪理的對象。
“我看這幫躲在網絡背後沒完沒了的人,跟張磊就是一類人,都是社會的毒瘤!”杜宇為給自己的親師父打抱不平,看著網上各類不負責任的評論信息,憤憤不平的罵道。
然而,這些內容,看在江瞳眼裏卻又是另外一番感觸,江瞳一開始擅自開口做出回應,本來隻是出於好心,想讓大家別老揪著這些有的沒的事去瞎評論,但卻沒想到反而弄巧成拙,讓網民們誤以為她就是在暗中隱射蔡老在屍檢過程中有失公正,並且還有人通過“人肉”的方法,將蔡老跟兒子糟糕的父子關係挖掘了出來,在網上添油加醋地大寫特寫,以蔡老家庭矛盾,來抨擊蔡老的職業操守。也就是在看到這些報道過後,江瞳心裏突然有點後悔了,她覺得,對於金健健案件掀起的這場風波,可能原本隻是直來直去的公知矛盾,現在卻因為她的一番說辭,變成了殃及池魚的暗箭,深深地傷害到了蔡老以及他的家人。
就為了這些文章,蔡老有幾次怒氣衝衝地衝到省廳來找江瞳理論,隻是在好心的同事攔在了門外,苦口婆心的勸說下,蔡老才在臨門入室之前轉身離開,領導也就此事把江瞳和蔡老分別叫去辦公室裏教育開導了一番,最終這事兒也就算是將將就就地壓下了。但即便如此,蔡老跟江瞳心裏的這個梁子也算是就此結下了死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