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消失的證據(四)(1 / 2)

江瞳、杜宇和小張一起下車,從殯儀館側門進去,小張引路,一直向解剖室趕去。而在行路的整個過程中,車上談聊時,從小張口中打聽到的答案,一直回繞於江瞳的腦中,她胸間嘀咕不斷,丁洋他們是在警車出車禍以後才趕到,那麼也就是說,市局收到寧繼仁意外死亡的消息,與案發的時間差非常延遲,再加上從市裏趕到丘平縣所需要的時間,即便是不考慮晚上行車的情況會消耗更多時間,能夠推斷出的情況起碼有兩個:第一,丘平縣內跟不法分子勾結的人肯定不止寧繼仁一個;第二,在他們現在參與案件偵查的丘平縣警員之中肯定有不法分子的成員,而且可以在所有信息的傳導過程中,起到節流和拖延的關鍵作用。

那麼那個已經死亡的外援刑警,是怎麼能夠繞過遍布在丘平縣內鋪天蓋地的消息屏障,神通廣大的,在連市局都還沒有接到消息之前,就得到了消息,趕到現場?亦或是他的到來隻是因為湊巧趕在案發當時抵達了現場。隻可惜這一切都不得求證,斯人已逝,為一能讓江瞳暫時想通的解釋也隻有,這個刑警,是跟陸鄭宇們同時調查寧繼仁的人,可陸鄭宇他們剛剛在臨時會議室裏卻並沒有提及這個人,那麼很可能他們彼此時間並沒有聯係,亦或是他們本來負責的案件就不相同,隻是恰巧在寧繼仁這條線索上發生了重合……

千絲萬緒,讓江瞳的腦子裏一團亂麻,她感到耳朵和腦子裏嗡嗡作響,天旋地轉,這種狀態令她不得不暫時決定放下心頭所有的疑慮,而也就在這個時候,她聽見小張招呼了一聲:“到了。”

江瞳和杜宇聽話驀然抬頭,解剖室的大門剛好被小張打開,三個人走入其中,一張解剖台上,有一個大大黑色裹屍袋,寧繼仁的屍體就裝在裏麵,袋子呈現的狀態不是長條形的,而是像一個直角梯形,整個解剖室裏除了剛進門的三個人,所有事物一片死寂,漸漸地又有一些動靜,規律而微弱地灌入三個人耳中,是一種來自於機械表所傳出的“滴答”聲,仿佛生命流逝的倒計時一般。江瞳麵沉如水,讓杜宇打開勘察箱,兩人穿好防護裝備,一起走上了解剖台。

拉開裹屍袋,寧繼仁一張慘白的臉首先映入眼簾,隨後是寧繼仁的衣領,上身,乃至於全身,由於死者被轉離案發現場時候,屍僵已經形成,所以屍體的姿勢大致保持著在椅子上坐著的樣子,而他的雙手,還保持著握刀的狀態,胸口一下都沾染著氧化發黑的血漬。江瞳和杜宇一起合作,把寧繼仁從裹屍袋裏拖出來,於此同時,小張拿起相機開始拍照。

因為還沒有被屍檢過,寧繼仁的屍身還穿著死亡時的著裝,一件白色襯衫和一條西服褲子,他的手腕上帶著一塊看上去很氣派的手表,腰間係著皮帶,腳上還穿著一雙全新的高檔皮鞋,要不是因為血液的附著破壞,這些東西肯定都是極其的光鮮體麵的行頭。

“嘖,有錢,一身都是名牌,說他不是貪官我都不信。”杜宇鄙夷又羨慕地小聲叨叨了一句。江瞳扭臉瞄他一眼,他又忍不住自我開解,說,“我說的都事實嘛……光他那塊表,賣二手都價高得不行……”

江瞳沒有理會杜宇後麵的內容,從解剖台上退下來,領著他衝屍體行了一個禮,才開始重新走上解剖台,正式開始解剖步驟,解剖屍體開始之前,他們首先要做的是破壞已經形成的屍僵,以便於把衣服從屍體的身上退下來。

破壞屍僵可不是個輕鬆的工作,江瞳、杜宇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屍體身上的屍僵打破。拍照固定完畢,退下死者的衣物,兩個人先把屍體翻到側麵,杜宇拿出一根測量肛溫的溫度計,放入了死者的肛內,過了一會,他取出溫度計。

“死者屍體肛溫16.31℃。”杜宇報數完畢,轉身走下解剖台,拿起紙筆使用公式完成了死亡時間的計算,說,“死者死亡時間應該是17個小時,從現在推算回去,死者應該是昨天晚上19點死亡。”

“死者屍斑淺淡,指壓皮膚後不褪色,可見屍斑集中在臀部、手臂下方和雙足,死者死後8-9個小時內未被移動。”江瞳說,“胸腹、大腿部可見明顯刀傷,右胸部2處,左腹3處,右腹3處,腹中2處,左右腿各四處,全部處於身前位置,創角全部一銳一鈍,創口長度一致,均在3厘米左右,傷口未見貫通,致傷工具應該是同一把,現場發現了什麼致傷工具?”

“死者被發現的時候,手裏握著一把水果刀,差不多刃寬就在3厘米。”小張回答。

“嗯,那估計那把水果刀就是凶器。”江瞳肯定,同時,杜宇已經開始了死者頭部的檢查,他說:“死者頭部觸摸,未發現明顯創傷,角膜混濁,形態發生輕微改變,結膜無點狀出血痕跡,口鼻無機械按壓痕跡,排除機械性窒息死亡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