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七世紀西方科學文化傳入中國以來,由於國人被西方科學哲學的簡潔、直白所吸引,忽視了用現代科學和數學觀念重新審視隱喻、曲折的周易哲學文化,致使周易哲學文化常被誤讀、誤解。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將周易哲學文化盡可能地現代化就顯得非常必要。
欲實現周易哲學文化現代化,首先應當用現代科學和數學觀念重新審視周易哲學文化的主範疇——易經和陰陽五行說,再用現代科學和數學觀念重新審視周易哲學文化的各分支。
1.易經和陰陽五行說現代化的可能性
“《易經》原始是一本卜卦的書,後來加上文王、周公、孔子等等的演進,把卜卦的作用,變成文化的道理”。易經是中華先民在“道法自然”之則指導下建樹的抽象理論,是在歸納自然規律的基礎上演繹出的理論模型;陰陽五行說更是在古天文學背景下演進出的關於世間萬事萬物演替規律的中國古典哲學。它們與現代科學的思維方式完全一致;所不同的是,定量的現代科學大都建立在數學模型的基礎上,而易經和陰陽五行說至今還滯留在形象模型表達的術數理論上。隻要把易經和陰陽五行說的形象模型改進成數學模型,就可以把易經和陰陽五行說及其導出的結論與現代科學進行定量比較。
其實,易經是建立在二進製基礎上的形象模型,邵子卦序又是二進製數序,完全可以找出邵子卦序和易經形象模型之間的對應數學關係,進而把易經的形象模型改進成數學模型。陰陽五行說是建立在五進製基礎上的形象模型,陰陽五行的生、克、製、化規律,不外乎是五進製的數學規律;隻是這些規律不容易被習慣了十進製數學的人們發掘出來而已。
六千多年來,易學從伏羲時代的“形意墓”、曆經文王周易的“語言模式”、孔子易傳的“形上學程式”、京房易的“術數演算”,及至當今易學“數學模型”的形態演化,人類對它的認識與時俱進,然易學的象、數、理卻在不同認識層次上始終自洽圓通,毫無瑕疵和拚湊隙痕;確乎是世界科學史上獨步春秋的曠古奇觀!
事實上,最近十幾年有不少工作已經展現了把易經和陰陽五行說的形象模型改進成數學模型的現實性。這些工作顯示,易經八卦的時空境界在愛因斯坦之前上千年就已經達到了相對論的高度,隻是這類令人瞠目結舌的成就是用術數方式表達的,須用數學語言翻譯出來才能讓今人觀透。
2.邵子卦序與二進製數係
邵子卦序是易經六十四卦在“初爻為最高位、上爻為最低位”之進位規定下構建的六位二進製數係。把任一六爻卦與六位二進製數對應起來,有2×6!=1440種對應方式,而易經六十四卦的可能排序有六十四種對應方式,故用概率論容易推知,邵雍碰巧排出邵子卦序的概率隻有2/(2×6!×64!)=1.09×10-92,如此發生概率遠遠低於葛蘭言之流所謂“碰巧可能”的允許概率。這就是說,從數理邏輯來推斷,邵雍絕不是碰巧排出了一個與萊布尼茲的二進製數不謀而合的抽象順序係統,而是精心研製出了六十四卦的有序係統。
更令人驚歎的是,在邵雍之前一千五百多年,孔子(前551-前479)的《說卦傳》已明確指出“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簿,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如果用0和1分別表示“”和“”組成的八卦卦象,《說卦傳》的陳述便是世上最早的二進製實例!
宋朝初年陳摶根據《說卦傳》的以上論述,在《龍易圖》中給出了一種不同於文王八卦的八卦排序,後世稱之為先天八卦序: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若以x表示陳摶的先天數,以y表示“用‘’和‘’兩個符號分別代表‘1’和‘0’、在‘初爻為最高位、上爻為最低位’之進位規定”下構建的二進製8421碼對應的十進製數,則上述關係的數學表達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