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考慮了中期評估,隨時監測,已經考慮了反饋與調節;
☆通過社會性別培訓等提高了男女性別意識,提高了婦女的決策能力,促進參與管理;
☆對調整男女分工有作用,婦女不僅做家務,還參與村內事務;
☆強化了婦女地位,村級領導有男性參與,管委會全為女性,婦女積極性特別高,能力得到增長。
4組:
☆該項目立足實用性社會性別利益,同時著力於戰略性社會性別利益;
☆兩種利益在項目中沒有矛盾,解決實用性社會性別利益,核心是實現戰略性社會性別利益,兩者相互促進。
☆項目設計中應增加婦女知識、技能培訓內容。
☆項目設計中應明確婦女參與的比例。
☆項目設計中應明確婦女對資源的使用和支配。
☆項目主要考慮以戶為單位的減災防災及生產技能。
☆通過培訓提高了婦女的技能和參與的程度。
☆項目考慮到了婦女的角色。在項目管理、領導方麵沒有明確比例分配。
☆沒有設計項目反饋、回訪內容。
☆項目考慮比較周全,能提高婦女地位。
通過此項活動,協助培訓參與者強化社會性別覺悟,並用已掌握的基本概念、敏感性指標評估項目設計。其中更為重要的目的在於,培訓參與者能夠在相互的討論、交流中使社會性別視角逐漸內化,在今後的項目執行和工作、生活中也能自覺地用社會性別觀認識事務、影響行為。
(十八)製定行動計劃
社區災害認定:
1.寫卡片:
泥石流、洪水、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房屋倒塌、家庭暴力、婦科病、鼠害、森林火災、森林病蟲害、糧食減產、安全事故、貸款人絕戶、地震、山地滑坡。
2.篩選關注的災害:就上述災害選出5項:泥石流、洪水、森林火災、家庭暴力、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
3.分小組製定具有社會性別意識的防災、減災、賑災行動計劃。
1組:
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
1.原因:
(1)沒有預防;
(2)缺乏相應知識;
(3)沒有安全措施;
(4)重視程度不夠。
2.目標:SARS預防行動計劃
有利因素:(1)政府重視;(2)媒體宣傳意識強;(3)全民動員/參與;(4)資金有保障。
不利因素:(1)缺乏SARs相關知識;(2)傳播速度快;(3)難以即使確診及時
3.可以采取的措施:
(1)有組織的廣泛宣傳;
(2)及時檢查防治;
(3)及時隔離;
(4)對易傳染的人群如醫護人員、婦女兒童等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
(5)保持環境衛生通風;
(6)加強身體鍛煉,特別是女性,因身體弱,抵抗力差,更應加強鍛煉。
討論:參與者補充措施:
(1)對公共場所加強消毒管理;
(2)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管理。
(3)加強對婦女的健康知識和公共衛生知識的培訓,特別是對農村婦女和外出打工婦女的培訓、宣傳。
2組:
防止家庭暴力
原因:
(1)婦女地位低,男尊女卑傳統觀念;
(2)體力不如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