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公眾利用網絡平台傳遞信息,目前主要有這麼幾種方式:電子郵件、網上聊天、評論留言板、BBS論壇和個人主頁。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2004年7月發布的報告,截至該年6月30日,我國上網用戶總人數為8700萬,其中用戶對於上述網絡服務的使用比率分別為:電子郵箱占84.3%、網上聊天(聊天室、QQ、ICQ等)占40.2%、BBS論壇(社區、討論組等)占21.3%、個人主頁空間占4.4%。報告中雖然沒有關於用戶使用評論留言板的數據,卻有“網上看新聞”一項,比率是62.1%,由於留言板一般是附在新聞之後,所以,這個數據大致可以顯示評論留言板的影響力。
不過,在上述諸多形式中,電子郵件和網上聊天絕大多數是限於人際之間或人數有限的小群體,沒有很強的公共性和公開性。因而在公眾表達的層麵沒有突出表現。真正可以在比較大的範圍裏擴散信息的表達方式為評論留言板、BBS論壇和個人主頁形式。評論留言板往往因為巨大的新聞瀏覽量而產生轟動性效應。不過其發言多為即興式,有上下貼之間連貫性差的缺點。個人主頁雖然享有自由、通暢的表達優勢,但是在互聯網信息的海洋中又有容易被淹沒的弊端。BBS論壇是目前最為主流的表達形式,為絕大多數商業網站、政府網站和民間非贏利網站所采用,論題涉及領域廣泛,是網上虛擬社會的孵化之地。鑒於此,本章對網上公眾表達現狀的研究將側重BBS論壇情況,兼及其他表達形式。
一、網上論壇的分布狀況
在各類網站都傾向於建立互動社區,以充分體現互聯網傳播的特殊優勢的背景下,要想對網上論壇數量做一個精確的統計十分困難。不過,從大的格局上來說,我國的網上論壇主要存在於四個係統裏。
一是依托主流的網上新聞媒體而存在的論壇,我們稱之為主流論壇。主流論壇的母體網站一般是由政府牽頭建設,承擔鮮明的政治宣傳和輿論導向功能,而且背後有強大的傳統媒體資源作支撐。因而享有比較高的權威。不過,雖然論壇空間是開放的,崇尚自由精神,但相比於其他類型的論壇,主流論壇有更為嚴格的審核製度,這種審核製度使主流論壇的信息在用戶當中擁有更高的可信度和權威性。但是它十分強調對輿論的引導,因此,有時會在論壇裏設置話題、安排嘉賓,也削減了其對網民的吸引力。主流論壇出現的時間比較晚,以1999年人民網的“強國論壇”為先導,2000年以後,隨著8家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和48家地方重點新聞網站的建設,主流論壇開始在網絡輿論中展示自身的影響力。其中一些中央級別網站的論壇,如人民網強國論壇、新華網發展論壇、中青在線論壇經過精心經營,在網民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尤其是時事討論領域。地方網站中如北京千龍網的“京華時評”、湖南紅網的“時政廣角”也頗具特色。
二是依托商業網站而存在的論壇,我們稱之為商業論壇。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論壇歸屬於一個比較大的網站,作為網站的一個構成部分而出現,如網易論壇、Tom網站的強國觀察論壇等。一種是網站本身就是以論壇的形式出現,如天涯社區、西祠胡同等。前者由於是商業網站,特別是新聞性的商業網站擁有巨大的瀏覽量,在網民中的影響力往往十分巨大。它的大眾性使它可以吸引更為廣泛的社會成員的關注,參與者眾,言論氣氛活躍,所以,盡管嚴格來說,商業論壇的言論尺度與主流論壇一致,但商業論壇仍然顯出更為寬鬆的品格。論壇網站往往先是在特定地域特定人群中形成影響,再擴散發展的。從建設目的來說,商業網站的論壇一般是作為聚集人氣,增強用戶對網站忠誠度的手段推出,論壇本身並不贏利。論壇網站則有十分明確的利益追求,如吸引廣告、開發增值服務等。
三是由民間人士自主架設、不依賴於商業資金或政府資助的論壇,我們稱之為民間論壇。這類論壇一般規模較小,但是在特定人群中卻有可能享有很高知名度。有明確的辦壇目的和宗旨,主題鮮明。論壇運營資金來自於開設者個人或用戶的自願捐款,不向用戶收費或從刊登廣告中獲利。民間論壇主題五花八門,從交友、婚戀到互助、休閑、學術探討等,不過,就單個論壇來看,民間論壇一般主題單一,甚少綜合性論壇,也甚少單純的時事討論。民間論壇的發展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其實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一是當論壇發展到一定規模,吸引了足夠多的固定用戶後,就會因為具有潛在的商業價值而麵臨向商業化轉型或被商業資本收購的風險。二是當論壇規模擴大後,對論壇的管理和維護需要投入的人力資源也會加大,對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會更高,而民間論壇一般是用戶利用業餘時間在從事沒有報酬的論壇工作,必然會導致論壇管理具有脆弱性。三是缺少獨立的公共基金的資助,缺少實體性的社團支持,論壇運營資金缺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