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福布斯》雜誌美國富豪的最新排名,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仍然位居美國富豪榜榜首,其財富總額為430億美元。你當然希望像比爾·蓋茨一樣富有,很好,你有這個想法,就證明你就有某種可能。如果你的這個想法隻是局限於“羨慕”兩個字的話,你的這個想法已變得毫無價值。因為你如果不去做,成功的機會就等於零。
“財富”在很多時候已成為“成功”的代名詞,它甚至比“成功”更具有誘惑力。越來越多的人正在瓜分這塊大蛋糕,場麵是富有戲劇性的,同時也是殘酷的。你不可能靠領薪水致富,薪水不會使你真正富有,你隻可以靠它來安全地生活。你也不可能等著天上會掉下金幣,這種情形隻出現在文學和影視作品中,而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所以,你想成為富翁別無選擇,你隻有退出安逸和幻想的世界,步入一個高度危險的世界。可就在你想邁步的時候,你突然發覺,你很難按照你的想法去獲取財富,95%的人正碰到這種進退兩難的際遇。而你最大、最棘手、最頭疼的可能就是資金問題,如何以少量的資金起家正是你所想要做的最現實、最迫切的頭等大事。
我翻閱了大量的相關書籍,調查、拜訪了一千多位以小資本起家的朋友,其中包括我朋友的朋友。他們大多數和我們一樣,來自社會各個階層,從事各種行業,他們都是小資本起家,甚至一文不名,白手起家。他們曾經付出智慧和汗水,他們曾經遭受過挫折和失敗,最終他們成功了。他們成功的背後究竟是什麼?
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首先是解決資金短缺問題,有97%的人起步時資金不足,隻有3%的人沒有借助外部資金。在資金不足的人群中,38%的人通過向親朋好友或銀行借貸來起家的,57%的人通過和別人合作來解決資金不足問題的,還有5%的人憑借自己的智力和勤奮玩“空手道”起家的。一位姓張的朋友說:“1997年,我一無所有。當我聽朋友說某單位需要5台電腦時,我知道機會來了。我迅速聯係好了5台電腦,並把價格談到最低。然後,我親自跑到該單位,詳細地介紹該產品的功能及售後服務。最終,我以每一台高出最低價700元的價錢賣給了他們。就這樣,我實際上沒花一分錢便很容易地賺到了3500元錢。到年底,我賺了30萬元。”資金不足是絕大部分起家者遇到的首要問題,如果你也正處於這種情況,沒關係,他們能解決的問題,我相信你也能。
心理學家曾統計出了一個驚人的數字:在人群中,80%的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甚至一生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人格缺陷。在我所調訪的成功人士中,他們都有著較好的心理素質,但他們大都不否認自身也存在著或這或那的缺點,他們大都承認在起家的過程中曾努力改變過自己的性格,75%的人認為自己改變了自己的不良性格是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一位姓薑的朋友說:“我以前的性格過於暴躁,以致於幾筆大生意由於我對客戶發火而告吹,甚至幾乎破產。後來,我經過反思,試著站在他們的立場去想,我終於明白了。於是我主動向他們道歉,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最後,他們諒解了我,而且我們成了朋友。”很多人承認:性格決定命運。現代研究表明:人的性格在特定的環境中是可以改變的,關鍵是你自己是否下定決心去改變。
他們在起家的路上曾經做出令人吃驚的選擇和放棄,他們更遭受到常人難以想象的挫折和失敗。22%的人放棄了很安逸的工作和生活,95%的人經曆大的挫折有3~5次,其中90%的人認為至少有一次是致命的。一位姓魏的朋友放棄了在政府部門優厚條件的工作,籌資10萬元開了家廣告公司,不久,這10萬元被一合夥人騙走。他說:“我永遠忘不了那段日子,為了躲債,我在北京郊區一間租來的小屋裏,睡著冰冷的床板,吸著最廉價的香煙盡管如此,在我內心深處卻始終充滿著鬥誌,我相信自己完全可以從頭再來,我強烈地感到我一定會成功。”事實上他做到了,他沒有消沉下去,又籌到一筆款開始起家,現在他的資產有一百多萬。其實,真正的失敗,不是我們遭遇了失敗,而是被失敗擊倒後不能再站起來繼續奮鬥。身處困境,受挫失利,能夠泰然處之,能夠懷著美好的信心勇往直前,這是他們普遍擁有的良好品質。90%的人認為,在遭受挫折和失敗的時候,是自信和樂觀幫他們度過了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