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再看看他們的受教育程度:初中和初中以下的占38%,高中和高中沒畢業的占35%,隻有27%的人念完大學。這的確是個很奇怪的比例,你不難看出,文化程度越低,反而成功的機率越高。一位姓普的朋友,他完全靠白手起家,現在擁有幾千萬資產,他解釋說:“學曆高的人大都較清高,思想相對較為僵化,絕大多數成為工薪階層;而學曆低的人接觸社會較早,而且自知文化程度低,所以,他們無論幹什麼都比較努力,加上社會經驗較豐富,他們往往比較容易成功。”盡管有幾位朋友對我調查的結果表示質疑,但我還是告訴他們:“這是個看起來很荒謬的事實。”
我們再來點擊一下“機遇”、“賭博”、“運氣”這三個相關聯的詞組。人生有時很像一場賭局,你投入了歲月、努力和健康,但誰知道最終是輸還是贏呢?這和你的機遇是分不開的,如果機遇擺在你的麵前,你必須要有“賭博”的精神,那就是要你抓住機遇去努力,不管成敗。有了機遇,有了“賭博”的精神並且你去努力了,不一定會成功,還要看你的運氣。運氣是那麼不可捉摸,使人很難掌握。然而,對於每一個小資本起家的人而言,它幾乎是不可短缺的要素。在我所調訪的人群中,80%的人認為自己成功地抓住了機遇,90%的人承認自己喜歡“賭博”(當然絕大部分是不上癮的那種),95%的人認為運氣極其重要,5%的人認為自己的成功完全靠運氣。我經過長期調訪得出如下公式:機遇+“賭博”~運氣,我的這個公式得到了許多朋友的共識。我有一位姓孟的朋友,他是做圖書行業的,他讚同我的觀點:“我每一次快破產的時候,幸運之神就會降臨,當然因為我抓住了機遇去“賭”了一把,我贏了。”
有多少財富,就有多少種獲得財富的途徑。在我所調訪的人群中,83%的人認為自己的經營有別於其他同行的特色之處;對於管理,90%的人認為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體係,10%的人認為沒有必要把精力浪費在管理上。但他們普遍認為:經營和管理沒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據實際情況而變化,隻有變化和創新才不會落伍。在談到經營時,一位姓高的朋友說:“你隻需要記住‘顧客就是上帝’即可,你要圍繞這個中心努力去做。”
此外,一個人對於金錢的態度也很重要。97%的人認為必須要節儉,但該花的錢一定要舍得花,3%的人認為賺錢就是花的,不需要刻意去節儉。當然,這3%的人通常都不會有太多的存款。對於金錢的態度,李嘉誠為我們做出了榜樣。一次,李嘉誠上車前掏手絹擦臉,帶出了一塊錢的硬幣掉到地上。天下著雨,李嘉誠執意要從車下把錢撿起來。後來,還是旁邊的侍者為他撿回了這一塊錢,李嘉誠付給他100塊錢小費。他說,那一塊錢如果不撿起來,被水衝走可能就浪費了,這100塊錢卻不會被浪費,錢是社會創造的財富,不應該被浪費。李嘉誠雖然節儉,但卻從不小氣,看看他這些年各種捐款的數字就知道了。
你可能已聽說過這句話:如果你有彎下腰來結鞋帶的聰明,那你就可以有摘下星星的本領!我相信你有。當然,行動才是你最好的證明。
最後,我敢和你打個賭:如果你看了這本書,並且真正去做了,你還不能成功,不僅你不會答應,我也不會答應,就連上帝也不會答應。
2002年12月12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