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商務接訪禮儀(2)(1 / 3)

如果客人是初次來訪或在商務洽談等場合需要敬煙時,不要直接用手取煙給客人,因為這樣可能使病毒、細菌傳播給對方,這是很不衛生的。隻要將煙盒打開口,把煙彈出少許,按照先客人後主人的禮遇順序遞過去,待客人自行取出後,主人再取出打火機或火柴,替客人點好煙,爾後自己再吸煙。正在吸煙時,如果與人打招呼或說話,應將煙取下,叼著煙說話將被視為不尊重對方。

如果自己正在戒煙或者根本就不喜歡抽煙,那麼即使是長輩或上司敬的煙,可以謝絕,不過要講究禮貌就是了。但在婚禮上,對新郎或新娘敬的煙不能不接,即使自己不吸煙也要接過來。

對方一進門,主人不要立刻拿煙來吸,至少等雙方寒喧完畢,切入正題之後再吸煙。

當客人取出香煙準備吸的時候,主動幫助點煙是表示敬意的做法是,但反複地去主動幫助點煙,反倒讓人生厭。因此在商務活動中,除非對方在口袋裏反複尋找點煙器具,否則一般沒有必要主動為他人點煙。

吸煙時,不要才吸了一半就扔掉,也不要吸到燒手或過濾嘴邊時才撚滅。煙蒂應放進煙灰缸內撚滅,以免冒出難聞的煙味。

有的人吸煙時喜歡仰麵朝天吐出一個又一個煙圈,這個技巧是不值得炫濯的。向著別人的麵部吞雲吐霧,即使對方也是抽煙的人,也是非常失禮的。

在英國,有“一火不點三煙”之說,即一個人拿出打火機或火柴為大家點煙,絕不能連續點三支;而要在點過兩支煙後停下來,重新打火後,再繼續給第三人點煙。否則,據說會給三人中的某人招來不幸。這種“理論”的來曆,據說是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三個士兵夜間在戰壕裏吸煙,其中一人劃著火柴給另外兩個人和自己點了煙。由於火柴的發光時間較長,正好成了敵人從容瞄準的目標,結果一個士兵被打死了。此後“一火點三煙”演變成忌諱之舉。

吸煙時一定要注意防火安全。如不要把火柴梗和煙蒂隨地一丟或不熄滅就丟在垃圾桶裏。

一般認為,在這些場合禁止吸煙:很多人擁擠在一起的狹小房間內;製作或整理資料、文件時;沒有煙灰缸的接待室裏;行走在走廊或樓梯上時;坐在飯桌旁或在對方還未吃完飯時;在飛機、汽車等交通工具內。

對於男女而言,吸煙也有各自應遵守的禮儀。

在某些方麵,吸煙的禮儀對女士的要求就比較嚴格些。女士不能在散步時吸煙。不能在飯店或戲院門口等候的時候吸煙。當女士在交談時不可以把香煙叼在嘴裏,這樣的動作是很不迷人的。年輕女士在吸煙前應首先征得在場年長者及他人的許可。女士對於自己的吸煙習慣也應該特別考究,應不斷的將煙味從自己的衣服、頭發、手指、呼吸中除去。女士也不可以允許黃色的煙堿殘漬遺留在自己的手指上。

在某些方麵,吸煙的禮儀對男士的要求相對寬鬆些。雖然現在男士吸煙的禮儀改了許多,但其中還是包含了那些最本質,最基本的禮儀。當男士們在脫帽子,戴帽子或鞠躬時,應該熄滅煙蒂,煙鬥。當男士們在交談時,也應該如此。當男士和女士在馬路上散步時也不應該抽煙。在某種場合,男士們應該在抽煙前先征得許可。在聚會時,如果已有人吸煙的話,可以不必這麼做。但是在長輩麵前、陌生女士旁邊等,出於禮貌還是應該先征詢一下他人的意見。在一位男士抽煙時,如果旁邊坐著一位女士,應該先遞一支給女士,除非他知道這位女士不會吸煙。男士應隨時的為女士點一支煙,但不必把這一過程看得太過複雜。

敬茶、飲茶的禮儀

在商務場合中,主人習慣以茶水招待客人,這也是我國傳統的待客方式。此事雖小,卻馬虎不得。在招待尊貴客人時,除了茶葉、茶具要特別講究外,更要注意敬茶、飲茶的禮儀。

在招待客人時,對茶具和茶葉的選擇應有所講究。從衛生健康角度考慮,泡茶要用壺,茶杯要用有柄的,不要用無柄的茶杯。目的是避免手與杯體、杯口接觸,傳播疾病。

茶具一般選擇陶質或瓷質器皿。陶質器皿以江蘇宜興的紫砂茶具為最佳。不要用玻璃杯,也不要用熱水瓶代替茶壺。如用蓋杯時,則可以不用茶壺,直接衝泡。

外國人一般飲紅茶,並在茶中添加糖、牛奶或奶油等;我國由於幅員遼闊、氣候各異,各地飲茶習慣也不盡相同。江南一帶飲綠茶或烏龍茶;北方(一般指淮河以北)人習慣飲花茶;西藏、內蒙古、新疆地區的少數民族,則大多習慣飲濃鬱的緊壓茶。就年齡來講,一般地說,青年人多喜歡飲淡茶、綠茶。老年人多喜歡飲濃茶、紅茶。

喝茶時對茶的評價標準主要是看其色、香、味。色,即水色,以液豔色秀,水底明淨為上;味,即滋味,以味醇甘鮮,微澀餘甘為妙;香,即香氣,以甘香清鬱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