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對症下藥:引爆客戶的購買欲望(1)(1 / 3)

喬·吉拉德說:“當客戶手握方向盤時,他們會覺得自己似乎已經是車的主人了,而這正是我希望他們產生的感覺。”激發客戶的購買欲望是一門藝術,不同的方法會產生不同的效果,這就是推銷高手和一般推銷員的不同之處。

No.038賣點陳述要說客戶聽得懂的話

【理論精講】

喬·吉拉德曾說過:“在溝通過程中觸犯禁忌和說別人聽不懂的話,等於向天空吐口水(自己是最大的受害者)。”

在溝通過程中,有些推銷員由於不知道怎麼運用客戶聽得懂的話進行賣點陳述,結果導致四麵碰壁。

林揚是一家公司行政助理,由於公司往來的信件越來越多,所以需要換個新郵箱,於是他約來一位銷售信件分投箱的推銷員。

林揚向推銷員介紹了公司每天大概收到的信件數量,並對信箱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要求。聽完林揚的要求,那位推銷員不假思索地說道:“我想您需要的是TAS。”

林揚好奇地問:“TAS?它是什麼呢?”

“TAS是我們公司生產的一種信箱,非常符合您的要求。”

林揚還是沒有明白TAS到底是一種什麼信箱,他試探著問:“那它是木頭做的、塑料做的,還是金屬做的?”

“您想要一個金屬做的信箱嗎?那就可以選擇我們的JIN了。您還可以為每個JIN配上兩個SJIN。”

林揚聽得有些糊塗,但他又補充了一點自己的要求:“我們有些信的信封會特別大。”

“JIN隻能收發普通信件,如果信封較大,您就要改用配有FED的BIG了。”

林揚強壓住心頭的怒火,說道:“朋友,你的話讓我聽起來像在雲裏霧裏。你要知道,我買的是辦公用品,不是字母。如果你說的是外語,我也許找個翻譯才能弄清楚你們產品的材質、規格、容量和價格,安個信箱用得著這麼費勁嗎?”

推銷員站在那裏無言以對,訕訕地說:“對不起!”

林揚耐著十二分的性子說:“把你們產品的介紹資料給我留一份,有需要我再與你聯係吧!”

最終林揚雖然還是選擇了這家公司的產品,卻是另外找了一位推銷員進行的交易。

賣點陳述的初衷是為了讓客戶了解產品,進而產生購買興趣。而如果推銷員為了顯示自己的專業知識,在客戶麵前賣弄,滿口的專業術語、難懂的英語單詞,比如“i3”“納米技術”“豁免保費”等,不僅客戶聽不懂,還會犯嘀咕,當然也就不會為自己所不熟悉、不了解的產品買單了。

語言是用來溝通的,如果對方聽不懂,就等於白費口舌。比如,上麵案例中信箱的推銷員,滿口專業術語和英文單詞,讓客戶林揚怎麼也聽不明白,他又怎麼可能購買呢?

記得英國作家赫茲裏特說過:“談話的藝術是聽和被聽的藝術。”隻有當說者和聽者都主動的情況下,溝通才是良好的、有效的。賣點陳述其實並不複雜,隻需要客戶聽得明白就可以了。作為推銷員,要想快速簽單,在賣點陳述這一環節上一定要多下工夫,力爭用最通俗的語言把產品的優點呈現出來,用客戶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告訴他們產品能給其帶來的利益,這樣才能讓你更快地達成交易。

【推銷實訓】

想把自己要表達的內容最直觀地告訴客戶,推銷員必須遵循以下3個原則。

1.使用客戶能聽懂的詞彙和語言

推銷同樣的產品,表述同樣的內容,不同的推銷員會采取不同的介紹方式,傳遞給客戶的信息也會大相徑庭。“言不順,則事不成。”如果表達不清楚,語言不明白,就可能會與客戶產生溝通障礙,影響交易達成。所以,推銷員應盡量使用客戶能聽懂的詞彙和語言來傳達信息,不能咬文嚼字,不能用太過修飾的詞語,以免使客戶不知所雲,理不清頭緒。

大多數客戶不會讓你對他們不懂的地方做出解釋,因為他們不想暴露自己的無知,也害怕引起尷尬。也有一些人對你的話一知半解,想努力地弄明白,但當他們想盡力弄明白某個環節時就可能漏掉了你下麵的重要內容。換句話說,是你把他們漏掉了。如果你談論的題目非常複雜,遠遠超出了客戶的理解力,那麼你就有可能抹殺了他想擁有使用你的產品或服務的想法。在很多情況下,你把本應是你的客戶讓給了另一個使用平常語言的推銷員。花些時間了解哪些是客戶能夠聽懂的話,推銷時使用它們,這樣就能獲得成功。

2.視情況決定是否使用專業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