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楊國忠的美好時代(1)(1 / 3)

上暴跳如雷,打此人一個生活不能自理。

什麼時候,說實話,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真的,小楊子,你的好日子還剩下五年,短短的五年!

五年之限,隻有後來人知道,當年的楊國忠並不知道,他隻知道,這是一個屬於自己的美好時代,他要牢牢把握住這個時代。

於是,楊國忠卷起了袖子,握住了手腕,一生中最習慣、最愜意的姿勢終於可以擺出來了。這是他年輕時最習慣的動作,雖經多年,習慣不改。

隻是如此一來,當年的小混混就在大唐王朝宰相的身上靈魂附體。明白人知道,這是因為楊大人出身貧寒,當年就是小混混出身;不明白的人還以為小混混想打架找錯了地方,誤入大唐王朝的宰相辦公廳。

然而,無論別人如何心裏暗自偷笑,抑或是對自己嗤之以鼻,楊國忠都不在乎了。他已經是大唐王朝的第一宰相,不需要再看別人的臉色,而隻須根據自己的意願行事,僅此而已。

大權在握,所有人在他眼中都成了下級,無論是三公,還是各部尚書,在他麵前都是呼來喝去的命。時間不長,楊國忠便把眼前的芸芸眾生分為兩類,一類是聽話的,一類是不聽話的。聽話的,可以有賞;不聽話的,一定有罰。

不久,一批官員便莫名其妙地遭到了貶黜,其中不乏有才、有德、聲名不錯的官員。這些人的被貶讓官場中人有些疑惑:為什麼呢?腐敗啦?

原因很簡單,他們被楊國忠蓋上了“不聽話”的戳。

僅此而已。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壞”榜樣的力量同樣無窮。

有這批“倒黴”的官員在前,官場中人被深深觸動,紛紛削尖了腦袋去走楊國忠的門路。此時的楊國忠已經不是楊國忠,而是不少人眼中的靠山,千年不倒、萬年不爛的靠山。

投靠楊國忠的風氣迅速在社會中蔓延,很快傳到陝郡進士張彖那裏。

有人對張彖說:“趕緊,去拜會一下楊國忠,富貴立馬就有!”

張彖搖了搖頭,說:“你們把中書令楊國忠當成靠山,在我眼中,他卻隻是一座冰山。有朝一日,太陽出來了,冰山還會在嗎?”

說完,張彖大步流星,絕塵而去,從此隱居嵩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並非所有人都像張彖這般明智,還是有很多人如飛蛾撲火一般撲向了楊國忠。楊國忠來者不拒,照單全收。

與此同時,楊國忠還不忘展示自己的“仁慈”,借用的工具是官員補缺製度。

以往慣例,當某一職位出現空缺時,吏部就會從候補官員中選拔,選拔時一般先看能力,後看資曆,這樣一些有才能的年輕人便脫穎而出,而在年輕人脫穎而出的同時,大批能力平庸但資格很老的人卻被壓在了箱底。

現在楊國忠上台了,他要別具一格,展示自己的“仁慈”。

楊國忠規定:以後職位出現空缺時,選拔官員一律先看資曆,資曆老的先上,年輕的在後麵排隊等著。

規定一出,立即得到了大批壓箱底官員的支持,他們為了等一個官職把頭發都快熬白了,現在終於等到了重見天日的一天,這一切都是托楊國忠的福。

小試牛刀,楊國忠贏得了廣泛的“聲譽”,在一片“讚譽”聲中,楊國忠卻保持著冷靜,因為他知道,有一件大事還沒有做。

秋後算賬

楊國忠的大事與李林甫有關。

在上一部《開元盛世》中曾經說過,李林甫臨死前想除掉楊國忠,便想出了借刀殺人的計謀。他想把楊國忠推到劍南前線,借南詔王國的刀把楊國忠殺死。然而“借刀殺人”的計劃被楊國忠識破,楊國忠通過楊貴妃向李隆基求情,最後楊國忠隻是到劍南地區點了個卯,轉身便回了長安,“借刀殺人”計劃無奈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