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楊國忠一樣沉醉的還有他的兒子——楊暄。
天寶十二載,楊暄參加了明經科考試,他信心滿滿,以為一定能高中頭名。
楊暄的信心並不來源於自己,而是來源於自己的爹。試想,當朝第一宰相的兒子參加考試,主考官你能不給頭名嗎?不給頭名,你好意思跟楊國忠宰相打招呼嗎?
楊暄以為這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卻沒想到,這是把天大的難題出給了主考官。
倘若楊暄考試及格,主考官把他的名次前提也無可厚非,畢竟還有一定的彈性空間,然而,要命的是,偏偏楊暄不及格!
要說這楊暄也是不學無術,按常理說,明經科考試是相對容易的,主要考的是對經典語句的記憶能力,隻要用心背誦,考試難度一點都不大。
比如,孔子曰:( )時習之。
你在括號裏,填上“學而”就可以了,這樣的題能算難嗎?
再比如,他山之石,( )。
填上“可以攻玉”就可以了。
寫到這裏,想起高中時代的一些笑話:
考試中,我的同學們充分展示胡編能力,於是便形成了一些“經典”:
他山之石,(可以蓋房)(正解:可以攻玉);
路漫漫其修遠兮,(夜長長其黑暗兮)(正解:吾將上下而求索);
出師未捷身先死,(壯誌未酬淚空流)(正解:長使英雄淚滿襟);
月是故鄉明,(水是故鄉甜)(正解:露從今夜白)。
將心比心,當年的楊暄必定也和當年的我們一樣,沒有用心背誦,卻指望以自己的半瓶水獲得頭名,這就有點異想天開了。
看過楊暄的考卷,主考官、禮部侍郎達奚珣左右為難,讓楊暄名列前茅吧,明顯違反原則,不讓他名列前茅吧,自己又得罪不起楊國忠。
達奚珣決定先探探楊國忠的口風,再作決定。
達奚珣派自己的兒子達奚撫等在楊國忠家門口,等候良久,終於等到了楊國忠出門上早朝。
楊國忠知道達奚撫是達奚珣的兒子,便以為達奚撫是來報喜的,因為他在心中早已將兒子內定為頭名,諒他達奚珣也不敢不識相。
達奚撫一開口,楊國忠的心涼了半截。
達奚撫說:“我父親讓我稟告宰相大人,令郎明經考試成績不及格,但也不會不錄取!”
楊國忠聽完,頓時大怒,不識相的東西,我兒子明明是頭名的材料,你居然敢說他不及格!
楊國忠怒道:“我兒子還擔心沒有富貴嗎?還需要你們這些狗東西來賣弄人情!”
說完,楊國忠拍馬而去,留下達奚撫在原地目瞪口呆。
良久之後,達奚撫回去給父親寫了一封信:他(指楊國忠)仗勢弄權到了極點,別人隻有慨歎的份,跟這樣的人還有什麼道理可講呢!
達奚珣看罷信,長歎一聲,遇上這樣的宰相,有什麼道理可講呢!
達奚珣大筆一揮,楊暄名列前茅!
而原本,他是不及格的!
這就是楊國忠的時代,沒有道理可講。
數年後,“不識相”的達奚珣由禮部侍郎升遷為吏部侍郎,而此時,當年不及格的楊暄已經出任戶部侍郎了。
即便如此,楊暄還對親信感歎道:“哎,像我這麼有才的人,被埋沒太久了!”
老天啊,你睜睜眼吧!
老天暫時沒有睜眼,楊國忠卻睜開了眼,因為他發現了一個難纏的對手,這個人直接影響了他的美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