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烽煙又起(2)(3 / 3)

鄴郡城成了一盤死棋。

九大節度使還在“各掃自家雪”時,史思明已經從魏州出發了,他要管一管鄴郡的瓦上霜。

史思明不是活雷鋒,他要救的不是安慶緒,而是鄴郡。安慶緒對他而言,沒有用處,鄴郡卻不一樣,可以成為他爭奪天下的重要基石。

這次南下救援,史思明顯示了自己的軍事才能,在我看來,安史之亂中,有兩個人可以稱為真正的名將,一個是李光弼,另一個就是史思明。至於郭子儀,處世才能遠在這二人之上,而軍事才能,卻相去甚遠。

史思明沒有直撲鄴郡,而是駐紮到鄴郡外圍。

史思明將部隊分成了幾部分,每部分都以鄴郡為圓心,五十裏為半徑,紮營完畢,每個大營發給戰鼓三百麵,任務隻有一個,日夜不停地敲。

震天響的戰鼓很快震動了圍城唐軍的耳膜,唐軍士兵仔細一聽,鼓聲居然從四麵八方傳來,對方到底來了多少人啊?

史思明外圍打鼓,唐軍士兵心裏打鼓。

在鼓聲伴奏下,史思明從每個大營裏挑選出五百名精銳騎兵,從各個方向殺向鄴郡城下,任務也很簡單:騷擾。如果唐軍出擊,他們馬上撤退,如果唐軍不出擊,他們繼續騷擾。

時間一長,唐軍的日子難過了,不僅每天都有人馬牛車損失,甚至連日常的砍柴割草都成了難題。

唐軍士兵並沒有想到,艱難的日子還在後頭呢。

因為史思明盯上了唐軍的糧道。

當時圍困鄴郡的唐軍士兵總數達到六十萬,糧食供應成了大問題,李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糧食從全國各地源源不斷地運往鄴郡,現在史思明盯上了糧食。

史思明不愧是一個軍事天才,他不僅懂得大兵團作戰,而且還會熟練運用特戰隊。

史思明一下子撒出了多支特戰隊,向唐軍的糧道直撲過去。

特戰隊穿著唐軍軍服,打著唐軍旗號,一見到唐軍運糧隊便撲上去裝模作樣檢查,然後沒事找事,毫無理由地殺人。幾次下來,給唐軍運糧的民夫便嚇破了膽,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不敢往前線運糧了,隻是作出運糧的樣子,在遠離前線的運糧路上磨洋工。

特戰隊不僅使得運糧民夫磨洋工,而且遇到大批糧草時,還經常一把火,付之一炬,火光衝天而起時,他們已經瀟灑地離開。

時間長了,郭子儀、李光弼也知道了特戰隊存在,便派出巡邏部隊搜索,然而史思明的特戰隊偽裝得太好了,即使巡邏部隊與他們麵對麵走過,也無法識別他們的真實身份,而奇怪的是,他們內部,彼此之間卻能輕鬆識別。

經過特戰隊連續不斷的破壞,效果終於出來了,六十萬唐軍瀕臨斷糧,軍心不穩,人人自危!

這時史思明的挑戰書到了。

郭子儀、李光弼等節度使表示同意,雙方約定於公元七五八年三月六日決戰。

其實,此時決戰對唐軍很不利,因為他們已經疲憊不堪。從前一年冬天包圍安慶緒開始,唐軍已經在鄴郡城下苦熬了幾個月,精銳之師早已熬成了疲憊之師。

相比之下,史思明大軍剛剛南下,士氣正盛。

公元七五八年三月六日,唐軍步兵騎兵總計六十萬列陣於安陽河北岸,史思明則率領五萬精兵從容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