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天壤之別(1)(2 / 3)

性格決定命運,性格決定成就,性格甚至決定你為後世所傳誦的程度。

在李光弼之後,中心舞台上的名將隻剩下兩位,一位是郭子儀,一位是仆固懷恩,以往他們並肩作戰,接下來,他們針尖對麥芒。

逼上絕路

同爭取李光弼一樣,李豫對仆固懷恩也曾作出努力。

公元七六四年正月,李豫準備派遣攝理刑部尚書顏真卿前往前線慰問仆固懷恩,以此改進雙方關係。

顏真卿搖了搖頭,對李豫說:“晚了,時間不對!”

李豫不解,為什麼?

顏真卿分析道:“陛下巡幸陝州時,臣曾建議征召仆固懷恩勤王,陛下沒有同意。如果那時臣去征召,用忠義召喚他,讓他帶兵勤王,他還有可能來;如今陛下已經還宮,仆固懷恩進不能勤王,退又不願交出兵權,如今去召喚他入朝,他怎會答應?況且說仆固懷恩會反的隻有辛雲京、駱奉仙、李抱玉、魚朝恩四人而已,其餘百官都說仆固懷恩冤枉。陛下如果用郭子儀取代仆固懷恩,那麼可以不戰而收服朔方之眾!”

顏真卿的話合情合理,句句都在點上。在顏真卿看來,李豫已經錯過與仆固懷恩化解誤會的最佳時機,眼下隻能著手做好補救措施,防範仆固懷恩謀反,而最好的方法莫過於用郭子儀取代仆固懷恩。

顏真卿一席話又將郭子儀推上了舞台的正中央,對付仆固懷恩,非他不可,他是收服朔方之眾的一味藥!

李豫連連點頭,準備照方抓藥。

還是晚了一步,仆固懷恩父子的叛亂突然爆發了。

仆固懷恩對河東節度使辛雲京一直懷恨在心,曾經數次上疏請求李豫誅殺辛雲京,然而,李豫沒有答應。

心緒難平的仆固懷恩決定自己動手,拿下太原城,誅殺辛雲京。

仆固懷恩在辛雲京手下發展了一員大將做內線,準備裏應外合。不料仆固懷恩的小動作被辛雲京察覺,辛雲京提前動手將變節大將誅殺,一下子讓仆固懷恩的計劃胎死腹中。

仆固懷恩索性徹底翻臉,命令兒子仆固 帶兵攻打太原城,這次攻打,仆固 沒能得手,反而被早有準備的辛雲京打得大敗。

慘敗的仆固 不敢在太原城下過多糾纏,轉而引兵攻打榆次,仆固懷恩父子的叛亂從此拉開了序幕。

李豫並不慌亂,他手中有顏真卿開出的藥方,隻要把郭子儀推上前台,一切將迎刃而解。

李豫對郭子儀說道:“仆固懷恩父子辜負了朕。朕聽說朔方將士思念你如同久旱望雨,那你就為朕鎮撫河東,隻要你出馬,駐紮汾州的部隊就不會參與叛亂。”

公元七六四年正月二十日,李豫任命郭子儀為關內、河東副元帥、河中節度使,郭子儀與仆固懷恩的針尖對麥芒正式開始。

任命消息傳到汾州,立刻產生了積極影響,將士們感歎道:“我們跟隨仆固懷恩做不義之事,還有何麵目再見汾陽王!”

人未到,影響先到,“郭子儀”品牌先行發揮作用,一下將駐紮汾州的將士拉到唐朝一邊,而留給仆固懷恩父子的,隻能是凶多吉少。

最先遭殃的不是仆固懷恩,而是他的兒子仆固 。

仆固 遭殃與他的性格有關,他在錯誤時間、錯誤地點做了一件錯誤的事情。

圍攻榆次久攻不下,仆固 命人去祁縣調兵,鎮守祁縣的守將李光逸將兵馬全部交出,敦促士兵火速趕路。

出發倉促,士兵們都沒來得及吃飯,餓著肚子趕路的士兵漸漸體力不支,更有些士兵落到了後麵。

帶兵官白玉、焦暉火了,拿起弓箭就向落後的士兵射了過去。

士兵們大驚,連忙問道:“將軍為什麼要向自己人射箭?”

白玉、焦暉罵罵咧咧地說道:“今天跟人家去造反,最終也免不了一死;反正都是死,射一箭有什麼關係!”

一路罵罵咧咧,白玉、焦暉帶著士兵趕到了榆次。

本以為如此緊趕慢趕能得到仆固 的見麵禮,沒想到一見麵,仆固 劈頭就問:“怎麼來得這麼遲?”

白玉、焦暉正準備回應,隊伍中的胡人士兵先說話了:“我們胡人騎馬,自然慢不了,是漢人士兵不行,行動遲緩!”

仆固 聞言,頓時將火撒到了漢人士兵身上,抬手就打了漢人士兵幾鞭子。

頭腦簡單的仆固 以為能借此揚威,沒想到起的是反作用,雖然挨鞭子的隻是少數幾個漢人士兵,但所有漢人士兵感同身受,痛心不已。

漢人士兵嘴裏嘟噥著:“節度使大人隻把胡人當人,不把我們當人!”

不經意中,仆固 大禍臨頭。

半夜,帶兵官焦暉、白玉發動兵變,率領憤怒的漢人士兵將睡夢中的仆固 亂刀砍死,結束了仆固 跌宕起伏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