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傳到汾州,仆固懷恩心中一個激靈,他馬上意識到,汾州待不住了,世上什麼東西都傳染,兵變也會傳染。
仆固懷恩決定逃亡,去靈武郡找自己的舊部。
臨行前,仆固懷恩與母親告別,並告知兒子被殺的消息,老太太怒道:“我告訴你別反,國家待你不薄,你偏不聽。如今軍心已變,大禍必定殃及到我,你說怎麼辦?”
仆固懷恩不語,給母親磕了幾個頭便退了出來。
說時遲那時快,老太太提刀追了出來:“今天我為國家殺了你這叛賊,再用你的心告慰三軍!”
仆固懷恩大叫一聲,撒腿就跑,總算躲過了老太太的大刀。
仆固懷恩不敢多作停留,帶著三百騎兵渡過黃河投奔靈武郡。
從仆固懷恩叛亂的前因後果看,他確實是被逼反的。
按照李抱玉、辛雲京的指控,仆固懷恩讓燕國降將原地留任是為了將來圖謀不軌,這個指控貌似有一定道理,實際卻經不起推敲。
當初仆固懷恩讓降將留任,不排除有收買人心的成分,但僅憑此就指控仆固懷恩準備聯合降將圖謀不軌,那就是無中生有了。
仆固懷恩和郭子儀一樣,他們都想在功高震主後保住自己的恩寵同時保住自己的命,所不同的是,仆固懷恩用的是擁兵自重,而郭子儀用的是唯唯諾諾。
前者表麵安全,實則危險;後者表麵窩囊,實則長久。
撥開曆史迷霧,還原仆固懷恩叛亂真相,根本原因是節度使之間相互傾軋。
由於仆固懷恩平叛有功,地位扶搖直上。在他勢力膨脹的同時,客觀上對辛雲京、李抱玉造成威脅,矛盾由此產生。為了解除仆固懷恩的威脅,辛雲京等人把寶押到宦官身上,借駱奉仙、魚朝恩之口,將疑似謀反的帽子扣到仆固懷恩頭上,任憑他如何擺脫,卻怎麼也擺脫不掉,畢竟宦官身處皇帝的核心層,而仆固懷恩與皇帝隔著幾個大氣層。
功高震主,同僚傾軋,宦官幫腔,皇帝不明,四個因素集中到一起,仆固懷恩百口難辯,最終走了極端。
人都是被逼出來的!
針尖麥芒
仆固懷恩逃亡後,郭子儀到了汾州。
如同顏真卿所言,汾州數萬士兵齊刷刷向郭子儀歸順,個個歡欣鼓舞,有的甚至泣不成聲,眾人在歡喜郭子儀到來的同時,也在抱怨郭子儀來得太晚了。如果郭子儀早一點來,或許仆固懷恩就不會走上那條絕路。
郭子儀唏噓不已,哎,有些事並不是我一人可以決定的。
在郭子儀收攏汾州士兵的同時,仆固懷恩也在收攏朔方士兵,經過收攏,又有數萬之眾,這些人成為仆固懷恩叛亂的班底。
不過,數萬人馬還不夠,仆固懷恩還需要更多的人,最好能聯合回紇和吐蕃。
聯合戰線很快形成,在利益驅動下,回紇、吐蕃同意與仆固懷恩一起聯合進軍,在接下來的幾年,他們成為唐朝的夢魘。
公元七六四年八月,郭子儀進京麵聖,就在這時,探馬來報:仆固懷恩聯合回紇、吐蕃總計十萬大軍即將入侵。
消息很快不脛而走,長安再次震動。
李豫繼續照方抓藥,下詔命令郭子儀率領諸將前往奉天鎮守。
臨行前,李豫問郭子儀:“可有破敵方略?”
郭子儀表情輕鬆,氣定神閑地說道:“仆固懷恩不會有什麼作為!”
李豫忙問:“為何?”
郭子儀解釋道:“仆固懷恩雖然勇猛,但對將士刻薄無恩,將士們並不服他。之所以朔方將士會跟隨他入侵,是因為他們多數是關中人氏,思鄉心切。仆固懷恩本是臣的部將,他的麾下又都是臣的部曲,他們必然不會對臣刀鋒相向,因此臣知道仆固懷恩不會有所作為!”
郭子儀的解釋讓李豫放寬了心,看來有郭子儀這麵盾牌,足以抵擋仆固懷恩。
十月初,仆固懷恩真的來了,聯合回紇、吐蕃進逼奉天。
郭子儀的部將們躍躍欲試,紛紛請求率軍出征,郭子儀擺擺手,不急!
郭子儀說道:“叛軍孤軍深入,就是尋求速戰,我軍堅壁以待,他們就會以為我們膽怯,時間一長,我們的機會就來了。如果我們現在與他們接戰,一旦戰事不利,必定影響軍心。再敢言戰者,斬!”
郭子儀按下眾將躍躍欲試的心,轉而在乾陵以南構築防線,這條防線就是郭子儀耗死仆固懷恩的砝碼。
俗話說,做賊心虛,但凡是賊心都虛,哪怕十萬個賊組團,心還是虛的。
與仆固懷恩聯合進軍的回紇、吐蕃就驗證了這一點。雖然他們擁有十萬大軍,但心裏依然沒有底,他們隻想乘虛而入,占點便宜,至於與唐軍硬碰硬死磕,他們不幹,有死磕的工夫,還不如保存實力,下回再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