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話說完,郭子儀已經巧妙地拋出魚餌,靜等藥葛羅上鉤。
藥葛羅果然上鉤,對郭子儀說道:“我被仆固懷恩蒙蔽,辜負令公太多,今日請求繼續為令公效力,擊破吐蕃向令公謝罪!另外,我有一個不情之請,仆固懷恩的兒子,是我們可敦(皇後)的兄弟,願大唐網開一麵,不要誅殺!”
郭子儀痛快地點了點頭:“好說,好說!”
就在兩人相談甚歡之時,一直在圍觀的回紇人突然分為兩翼,向著郭子儀稍稍逼近,郭子儀隨行騎兵見狀,衝著對方迎了上去,現場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郭子儀從容地一揮手:“退回去,不用緊張!”
這時,藥葛羅命人把酒拿了過來,他要與郭子儀執酒盟誓。
郭子儀端起酒杯,把酒灑向大地,起誓道:“大唐天子萬歲!回紇可汗萬歲!兩國友誼萬歲!如有負約,殞命陣前,家族滅絕!”
郭子儀的盟誓把藥葛羅逼到了牆角,藥葛羅拿起酒杯,灑向大地,起誓道:“我的誓言與令公一樣!”
真會省事!
經此盟誓,郭子儀將回紇化敵為友,而帶給吐蕃的則是一場無法避免的危機。
吐蕃人很快得到了回紇與唐朝和解的消息,頓時大驚失色,連夜拔營退去,試圖躲過唐朝與回紇的聯合攻擊。
然而,已經來不及了。
幾天後,唐軍與回紇聯軍追上了吐蕃大軍,一番猛烈進攻後,吐蕃士兵陣亡以萬計,所劫掠的物資、人口全部落到了回紇士兵手中。
一場由仆固懷恩引發的戰爭危機就此結束,表麵看起來,唐朝波瀾不驚,不費周折,其實,在不費周折的背後是大費周章。
因為,回紇人胃口一向很大,和解的代價自然很高,大軍統帥藥葛羅雖然話說得大方得體、冠冕堂皇,但人家是有條件的。
沒有條件,誰和你和解!
唐朝為和解付出的代價是絲綢以及棉布十萬匹,名義是賞賜回紇入朝使節,實際就是“綢緞換和平”。
沒有朋友,隻有利益,此言不虛!
不過,退一萬步說,能用十萬綢緞化解一場危機,也算一筆劃算買賣,畢竟戰爭曠日持久、消耗良多,而“綢緞換和平”,短期付出,長期受益。
“綢緞換和平”看起來有些屈辱,但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一個內憂外患的王朝,自然與如日中天時相去甚遠,這是曆史使然,也是環境使然,這是王朝的悲哀,也是郭子儀本人的悲哀。
郭子儀不是不想把來犯之敵打得落花流水,可是他手中沒有足夠籌碼,於是隻能忍辱負重、放下身段,用一點計謀,化解王朝危局。
能進能退,是為高人;能屈能伸,可稱丈夫!
醉打金枝
收複兩京,兩退吐蕃,數度挽狂瀾於既倒,郭子儀行走在功高震主的邊緣。
然而,由於郭子儀進退有度、恭敬謙讓,即便已經功高震主,他依然能保持自己的恩寵,這一點堪稱古今中外一個不小的奇跡。
自古,受到皇帝恩寵並不難,難的是有始有終,有頭有尾,有唐一代,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很少,李靖、郭子儀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過,郭子儀的餘生也不平坦,他的兒子郭曖就差點惹出禍端。
公元七六五年七月,郭曖受到皇帝李豫的垂青,迎娶了李豫的女兒昇平公主。
迎娶公主看上去很美,但實際是一個苦差,唐朝公主個個不是省油的燈。
電視劇《貞觀長歌》裏有一個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