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七、自我神化能增強追隨者的忠誠度(1 / 2)

趁著夜色,一小隊人馬穿過叢林、越過沼澤,往陳、碭之間行去。

這群亡命之徒原計劃滯留沛縣,等待時機。卻不想放走的民夫在路上遇到秦軍,供出泗水亭長私放驪山徒一事,秦軍隨即分兵往豐西澤而來。

周昌砍傷一名殿後的軍尉,逼問得知,這股秦軍駐防薛郡,一路狂奔,急急切切地趕往蘄縣。

細問,隻說依製換防,再問,軍尉道:“這是軍國大事,我一個小卒,怎麼會清楚。”

眾人圍攏道:“殺了這條惡狗,平時盡受當兵的欺負。”

周勃以身護庇道:“他是軍人,應以軍禮相待。”

盧綰拔刀道:“你自以軍禮相待,我們是平民,以平民的‘無禮’殺了他。”

周勃道:“秦軍情意深重,殺了此人,大隊必追殺我們到天涯海角,決無中途罷手的道理。”

眾人收了刀槍,默然退後。

形勢變化,劉邦等人隻得毀了營地,帶著這名軍尉,繼續奔逃。

還沒跑出豐西澤,又有兩三個民夫逃散。

正急迫間,前方探路的盧綰跌跌撞撞折返回來,喘息不定、臉色蒼白道:“不好了,大……擋道,轉回去吧。”

周昌驚道:“大……什麼……大軍擋道?”

劉邦罵道:“驚慌什麼,話都說不清楚了嗎?”

盧綰道:“大蟒,一條天大的蟒,盤在路上。”

劉邦心悸,正要下令另尋道路,卻見盧綰摸了一下左耳,給了個眼色——原來這是少年時兩人偷雞用的暗語:無事。

劉邦心定,拔劍道:“壯士行走,勇往直前,有什麼畏懼的。”

秦時,貴族佩劍,著實叫人豔羨。劉邦做了逃犯,也不守法度了,幹脆自己打了一把。

劉邦當先向前,眾人戰戰兢兢跟著。走不到半裏,隻見一條白蟒,橫在小徑上,吐著半尺長的信子,麵貌猙獰可怖。

眾人大驚,喊一聲,往後跑了數十步。劉邦隔著二十餘米,穩住雙腳細看,竟是當年醉臥酒樓,呂公差人丟到床上那條,隻是多年未見,又長大了。

劉邦心中笑罵道:“老匹夫,又搞什麼鬼。”

眾人道:“周勃,射它。”

周勃但冷笑而已。

盧綰左腳後蹬——卻是打群架用的暗語:動手。

劉邦心中有底,昂然道:“且不要妄動,看我斬此畜生。”

大踏步向前,揮劍將大蟒斬為兩段。

這就是有名的斬蛇起義。其實,這時候,劉邦這夥人,隻是逃亡,還談不上起義。民間傳說,二百多年後,這條大蛇來報仇,王莽篡漢,把漢朝的天下一分為二。

盧綰、周緤、周昌大呼:“劉公神勇,劉公神勇。”

跟隨的十幾個人歡呼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