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銀屏金屋夢魂中
你信不信一語成讖?
她蘇綾羅原本是不信的,後來慢慢就信了。
從她在少不更事,聽信了小楊氏的話,拿著小楊氏與蘇清和的詩作,來打響自己才女的名聲,那時,就注定了,她這一輩子盛名之下,其實不符。
冠絕天下的女子,本就該是獨一無二的。她這份獨一無二,老天爺天上就沒有給她。
不然,怎會叫另一個與自己長著一般容顏的女子,好好地活在自己身邊?
宿命,與情感,同樣是奇怪不可琢磨的。
蘇綺羅不喜歡她,幸好,她也不喜歡她。
自小,小楊氏便要自己超過她,然後,一日日長大,她也想著,這個世界上,她可以比別人差,但一定,不能比綺羅差。
出身,相貌,靈慧,這些她跟別人沒得比,但跟她一樣相貌的綺羅,卻是時時刻刻被旁人看著眼中,拿來與她比較的。
當得知,她與綺羅會一同進了魏王府,那時她心裏是歡喜的。
不管是怎樣的怨恨厭惡,在母體中,相依為命的十月,讓她在得知這一消息後的茫然惶恐消失大半,那時,她就想,不管魏王是怎樣的可惡,至少,還有綺羅與她在一起。
隻是,她與綺羅終究是要分開的。
在綺羅大喜大悲的時候,她也在傷心惶恐。
後來,綺羅走了,後來,除了魏王,還有另一位她不曾聽過姓氏的王爺要她。
那時,蘇家上下都是憂慮的,獨有她最是欣喜。你看,與綺羅好了一場的樓翼然棄她而去,除了李思齊,還有一位晉王也要她。
後來聽說,那位晉王是不貪花戀色的,他是因為仰慕她的才華,才癡情與她。
後來,蘇家選擇了魏王,將那一位據說性情極好的晉王拋在腦後。
進了魏王府,或許,她是最沒有根基的一位姬妾,或許,她是最能忍的。
李思齊愛庖廚,獨有她,能夠忍著什麼也不說,將他送到嘴邊的食物咽下。
在李思齊最後要死的時候,他也曾說過,其他人,吃不下了,會撒嬌說“殿下,奴家實在是吃不下了”,隻有她,什麼都不說,隻會噙著淚,繼續吃下去。
李思齊說,那時,見著她敢怒不敢言的模樣,他心裏就十分的愉快,仿佛自己已經成了帝王一般。
如此,他享受帝王的快感,她享受他給她的虛名。兩層簾幕,將裏外分開,在內,她是忍氣吞聲,被虐待的無助女子,在外,她是驕傲冷豔獨寵王府的女子。
那時,對著她,旁人也如對王妃一般恭敬。
最可恨的是,王妃的眼睛,如綺羅一般,似笑非笑,仿佛能看穿她虛榮下的真實。
一生之中,她最幸福的時刻,就是看著何覓之死去。
殘忍,或者冷血,都不重要。在魏王府中,頂著獨寵的名,將苦澀的淚咽下,何覓之的死,是唯一能夠證明,她還是幼時,那個名動襄城的女詩童,唯一能證明,她除了能忍,還是一個有一張楚楚動人麵孔的女人。
那一日,夏蟬從天未亮就開始鳴泣,蓮華芙蓉開滿池塘,她一身盛裝,正準備去李思齊的宴席。宴席之上,她是唯一一個,能夠坐在李思齊身邊的女子,連王妃也不能有此榮耀,她隻能端莊地與李思齊隔著幾步遠,遠遠看著他們歡笑。
廊上的青藤,隨著風,發出嘩嘩的聲音,她一路匆忙,唯恐自己遲了,惹李思齊不悅,耳上的明珠掉落,在地上滾了一圈,又順著台階跪下。
身後的婢女急著去撿,她立在一邊,又去檢查另外一邊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