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的壽宴,在載歌載舞後完畢。
歡喜之後,暴風驟雨來臨。
奔湧進陵安的佛門弟子,水火不相容的真華長公主與清池郡主,還有互揭其短的名媛貴婦,陵安的女子皆換上了另一副麵孔。
在騷亂之中,過了一年。
春分之際,當李思齊還在想盡法子拖延離京時間時,卻不知他再也不能回到陵安了。
女子的牽扯之後,便是男子的。
李思謹獻給李奕的壽禮裏有了不合時宜的東西,那些東西帶著惡毒的詛咒,讓一貫對他視而不見的李奕暴怒。
攀扯之中,浦陽公主,李思齊也牽連在內。
先是壽禮,隨後又是逼宮,當李思齊與李思謹將彼此的罪證呈上,換來的不過是兩敗俱傷。以及殃及池魚。
癲狂之計,李思謹將她扯出。
看著帝王那雙冷笑的眼,她以為自己就要死了,誰知,帝王卻說了一句:他早知如此。
在戰栗驚怖中,她矢口否認。許是老天堪憐,又或者帝王不屑為難她,最後,她平安地在這場風波中活下來。
之後,她才知曉,一開始,李思齊與李思謹就是蟬,而螳螂,就是晉王。
在隨著李思齊被押運出京的路上,吃著李思齊最後一次給她烤的魚,李思齊忽然問:“當真是你出賣了我?”
她當即否認,隨後又覺腹中疼痛,奔出船艙,正要將那毒藥摳出,卻聽李思齊說:“不用怕,我不會叫你死的。”
成大事者,必定是能屈能伸的。此時不是他報仇的時候,所以,李思齊隻是小懲大誡,然後,將她送給了晉王。
這一次,她再也不能大張旗鼓地說自己是蘇綰,在晉王府中,她隱姓埋名地活著。
隻是,晉王喜歡的不是她,而是畫上,那個幼嫩之極的蘇綰。
在看到滿府不過十二歲的少女後,她知道,十五歲的她已經老了,老得再也不能讓晉王喜歡。
雖是如此,她依舊是晉王珍藏的畫像上的女子,所以,她依舊是府中眾人羨慕嫉妒的對象。
再之後,一直不聲不響的晉王,成了寧國新一代帝王。
而她,原來魏王府的夫人,又再一次以晉王府姬妾的身份進了皇宮。然後,成為三宮六院的女人嫉妒的蘇綰。
她也曾不解,為何晉王還要留著她,而晉王的回答,便是她是蘇綰。
讓魏王吳王,讓所有人癡迷的蘇綰,倘若他不喜歡她,他又能喜歡誰?總需要一個幌子,來告訴他的臣民,他們的帝王是正常的。
是,晉王是正常的,隻是他喜歡的隻是她身邊十二歲的少女,不是越來越具有女人韻味的她。
螳螂終究是螳螂。
晉王在當了兩年帝王後,終於發現,他再怎樣掩蓋他的真實,也如法挽留他座下的江山。於是,他的暴戾,瘋狂,在戰火臨近時一點點地爆發出來。
最後,他燒掉了他喜愛的蘇綰的畫像,用最後的驕傲將自己懸掛在金鑾殿上。
她是不想死的,於是她混在宮人之中,千方百計混出了皇宮,然後茫無頭緒地四處亂竄。在饑寒交迫中,她聽到了樓燕然的名字,然後,向著樓燕然所在的地方,一步步行去。
“這位小娘子看著十分眼熟,不知在哪裏見過。”
一身襤褸,灰頭土臉,卻聽到這樣一句輕佻的話,她茫然的抬頭,就看到一身戎裝的李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