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變遷(1 / 2)

襄城是幸運的,它避開了上一次的戰火,迎來了太平,成了蘇楊樓何四家的天下。

襄城又是不幸的,因為樓家何家,它注定成為眾矢之的。

當樓侯爺殺死了李思齊,宣告對李家王朝不滿的那一刻,襄城就再難平靜。

在艱難地抉擇該不該依附樓家中,楊家與蘇家倉促地逃竄。百年的親家,在最後時刻,做出了同樣抉擇,在局勢未定之前,他們不會在李家與樓家間做出選擇。

張皇失措地離去,百年的宗祠在煙火中坍塌。離去的傭人,在有生之間,難得地敢正眼望向他們祖祖輩輩服侍過的主人。

楊家與蘇家,再次團結在一起。他們同心協力地避開樓侯爺的阻攔,分成幾股地慢慢從襄城中溜出。

匆忙間,蘇老夫人得力的助手孫媽媽,將年幼的蘇錦繡遺漏在蘇家老宅裏。恍如抱頭鼠竄般,沒有人記得,那昔日最受寵愛的小姐,如今究竟在什麼人手上。

慌亂中,命運再一次展現它難以言喻地巧妙。

被蘇老夫人及蘇清遠存心拋棄的小楊氏夫婦,機緣巧合下遇到了那個曾經,在他們小院子裏渡過最美好年華的雀兒。

鈕太監死了,守著偌大的家產,雀兒帶著兒子,帶著大批的家財,看著心思各異的仆從,正心裏發慌,唯恐守不住她受了諸多委屈才得來的珍寶。這時,仿佛天神一般,蘇清和從天而降。

蘇清和,領著自己的仆從,捍衛著以前是雀兒母子的,如今是他與那個姓鈕的兒子的家財。

小楊氏望著逃亡之時,仍不忘穿金戴銀的雀兒,心裏的嫉妒不甘,也因逃亡的心驚膽戰消失殆盡,隻剩下,與蘇清和相依為命的羈絆。

倘若一生能夠後悔一次,那麼樓燕然想,樓老爺後悔的應該是不該將他膝下的孩子養的那樣優秀。或許,他是為了稱帝後,叫天下人看看樓家的兒女與李家的兒女是如何不同。隻是眼前他教導給他們的天下大義,卻是將他們逼著與他反目的雙刃劍。

樓八娘也知戰後她會怎樣,隻是此時此刻,她卻不得不如此。

樓家的兒女不會對李家愚忠,他們忠的是天下人。天下在李家手中已經幾十年,雖說合久必分,但除了李家不管到了誰手上,都必是要再經過幾十年,才能將寧國恢複成先前的模樣。隻有,將這場紛爭,化作一段輕描淡寫的民變,才能讓寧國快速地平定下來。而李思遠,不顧寧華長公主反對,執意要重用樓燕然的李思遠,此時,也成了明君的象征。

不管戰後如何,狡兔不死,李思遠不避嫌地任人以賢,隻這一點,就足夠叫樓燕然信賴他。

用自己心中對江山天下的理解,樓八娘與樓燕然做出了同樣的抉擇。

勸服了何羨之,何家最後對樓老爺反戈一擊,叫樓老爺防不及防,最後隻能退到鹿鳴關。

再到襄城,馬上的樓燕然四處張望,餓殍無數,昔日輝煌的牌樓,早已成灰。在饑民悲戚聲中,他辨出了衣衫襤褸的石妍初,昔日嬌女的石妍初,此時麵對饑寒,拋去了往日的靦腆矜持,與一群流民爭食。

“看樣子,楊家將她扔了。”何羨之說道。

樓燕然微微點頭,戰火來臨,往日的恩愛怎樣都比不上遮風擋雨的家族來得重要。聽說蘇家的小姐與楊致之成了親,那麼,那位蘇家小姐,定是在最後關頭,仍不忘借機鏟除身邊的勁敵。

望著何羨之懷念地望向襄城學堂,樓燕然又懷念起那對白頭翁。

人壽命百年,那鳥不足十年。它們陪伴了他許久,終是離去了。雖也有人再送了小鳥與他,那些鳥兒,比之白頭翁要名貴百倍。他卻喜歡不上來,許是,再也沒有人,會為了與他和好,親自去找了小鳥送他,即便,一開始,就是他主動挑釁。那時,心中委屈,卻依舊堅持做一個好哥哥的樓翼然,不知如今怎樣了……

因又想到樓翼然與蘇綺羅,樓燕然望向遠處,與何羨之一同向前走去。

前麵,一個小女孩搶地,口中嗚咽地喊著奶奶。

樓燕然望向那女孩的眼睛。人的眼睛有許多種,有溫柔,有驕傲,有倔強……在那小女孩的眼中,他看到了一種在襤褸窘迫中少見的神情,嬌氣。有人天生,就是嬌氣的,需要叫所有人照顧的。對有這種命相的人,他是十分地嫉妒,嫉妒之中,卻又討厭不起來。

“你喜歡那孩子?”何羨之眯著眼睛問道,然後驅馬上前。

樓燕然隔著幾步,看著何羨之問那女孩名字。

“蘇錦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