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陳列
商品陳列是為了配置商品,吸引顧客注意,並方便顧客購買所需商品的手段。合理得體的商品陳列,既可以提高顧客選購商品的主動性,又能增強顧客對門店、商品及銷售人員的信任感,同時還能減少門店銷售人員回答顧客提問的次數和時間,縮短交易過程,起到提高購買和銷售效率的作用。
金牌案例
門店的櫥窗要陳列體育方麵的遊泳器具時,可以在設計中和它的應用環境聯係起來,如在藍色和襯景中,把遊泳人做成跳起的人形姿態,懸空豎一個遊泳圈,一個遊泳池場麵就展現在大家麵前了。這樣生動活潑的櫥窗可使人產生購買的欲望。
商品陳列最根本的要點就是要讓顧客第一眼就看到商品,讓商品直接跟顧客對話。商品陳列的形式依據商品類型的不同而體現出相應的不同,但應符合醒目、豐富、科學、真實、藝術性等要求,具體有以下幾點。
(一)應便於顧客挑選
陳列擺放商品要利於顧客參觀選購。擺放商品要分門別類,按每種商品的不同特征和選購要求順序擺放,便於顧客在不同的花色、質量、價格之間進行比較挑選。商品的商標要麵向顧客,注意商品的連帶性,盡可能將有連帶性的商品擺放在一起。能讓顧客看到重點促銷的商品,又能聯想到其他相關商品,這樣既方便顧客挑選,又方便門店銷售人員拿遞。
(二)商品陳列應顯而易見
要達到顧客一眼就能看到商品並看清商品的目的,就需注意商品陳列的高度、位置、商品與顧客之間的距離以及商品陳列的方式等。
金牌提醒
通常情況下,人們無意識的觀望高度為0.7~1.7米,上下幅度為1米,而且最容易引人注意的是與視線大約成30度角的範圍內的物品。門店銷售人員可根據顧客的觀望高度與視角,在有限的空間裏把商品陳列在最佳的位置上。
顧客所能看到的商品越多,那麼他們所買的商品也會越多,但這並不意味著隻在此位置陳列商品,而是以此為基準線陳列。擺放陳列商品時應根據人體的高度,科學地擺放商品,符合顧客易看、易摸、易挑選的“三易原則”。
金牌技巧
有些商品在仰視角度更能吸引人,如工藝禮品、時裝等。有些商品俯視角度更能吸引人,如化妝品、金銀首飾等。而有些商品尤其是兒童玩具,如果陳列位置過高,無法引起兒童的足夠興趣,隻有低一點,沒有遮擋物,使兒童一覽無餘,方能激起兒童對它的擁有欲望,促使家長實施購買行為。
(三)商品陳列應豐富多彩
在商品陳列中,無論是貨架還是櫃台,商品陳列都應該豐富多彩。應盡可能地將同一類商品中的不同款式、規格、花色的商品品種全部展示出來,以擴大可供顧客選擇的範圍,同時也給顧客留下商品種類齊全、豐富多彩的好印象,而提高門店商品周轉的物流效率。
有規律、有秩序地擺放使商品陳列豐富、品種多而且數量足。陳列商品時,商品與商品之間需要留有適當的空間,也可在擺放商品時組合成一定圖形或圖案,同樣可以達到商品豐富的效果。
金牌技巧
長1米的陳列貨架(每一格)一般至少要陳列3個品種。
按營業麵積計算,門店麵積1平方米商品的品種陳列量平均要達到11~12個商品品種。
(四)商品陳列應拿取方便
商品陳列應使顧客伸手就能摸得到、拿得著商品,甚至可以拿在手上較長時間,這是刺激顧客購買的重要環節。除易受損失、小件易碎或極其昂貴的商品外,應盡量采用這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