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混戰計(1)(2 / 3)

薛長儒挺身而出,走到軍營前,從破損了的城牆翻身入營,對參與叛亂的士兵曉以利害,說:“你們都是有父母妻兒的人,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事來!凡是策劃叛亂的人站到左邊,凡是被迫跟隨的人站到右邊。”於是,沒有參與策劃叛亂的數百名士兵站到了右邊,隻有13名策劃叛亂的人衝出營門逃跑了,分散躲入營外的村落裏,不久被捕獲。當時民眾說:“如果不是薛長儒挺身而出,全城就要遭受苦難了。”這裏就是用攻心奪氣的謀略。或者說:當兩軍敵對時,突然襲擊強大敵人的弱點,削弱了敵人的攻勢即將取得最後的勝利。

【賞析】

本計運用於軍事上指麵對強敵不可正麵交戰,而應該避其鋒芒,打掉敵人的旺盛氣勢,再伺機取勝的謀略。釜底抽薪的關鍵是關於抓住致命的要害點,很多時候,抓住敵人致命的要害點就能夠影響戰爭的動向,抓住敵人致命的要害點就能夠化被動為主動,化弱為強,化少為多。己方指揮員要判斷準確,抓住戰機,攻敵人致命的要害點。比如糧草輜重,若能乘機奪取,敵軍就會不戰自亂。

削弱敵人氣勢的最好方法是采取攻心戰。所謂“攻心”,就是運用強大的政治攻勢或者心理攻勢,從政治上或者心理上來震懾敵人,來打壓敵人的旺盛的氣勢,使己方變被動為主動,從而贏得戰爭的主動權,為徹底的打敗敵人作準備。不管敵人有多麼強大,也會有弱點,隻要己方能抓住敵人的弱點,來個突然襲擊,打得敵人猝不及防。發揮己方的優勢,攻敵人的薄弱之處,這些薄弱之處往往是敵軍的致命的地方,隻要己方一舉攻破敵人的薄弱之處,敵人的強勢就會變弱勢,隻要己方抓住有利戰機,便可一舉打敗敵人。這也是釜底抽薪法的具體運用。在古代戰爭中常見於一方襲擊另一方的老巢、倉庫,斷其運輸補給線等戰術,也可以收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第二十計混水摸魚

【原文】

乘其陰亂,利其弱而無主。隨,以向晦入宴息。

【注釋】

乘其陰亂:陰,內部。全句意思為:乘敵人內部發生混亂。

無主:沒有拿定主意。

隨,以向晦入宴息:語出《易經·隨》卦。隨,卦名。

本卦為異卦相疊(震下兌上)。本卦上卦為兌為澤;下卦為震為雷。言雷入澤中,大地寒凝,萬物蟄伏,故如象名“隨”。隨,順從之意。《隨卦》的《象》曰:“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向晦入宴息。”全句的意思為:人要順應天時去安排作息,到了夜晚就當入室休息。本計運用這一象理,是說打仗是要抓住敵人的可趁之機,見機行事,亂中謀利。

【譯文】

趁著敵人內部發生混亂情況下,利用其力量弱小和沒有主見,使他們歸降己方,就像《周易》隨卦象辭說的:人要順應天時去安排作息,到了夜晚就當入室休息。

【戰例】

之一

赤壁大戰,曹操大敗。為了防止孫權來犯,曹操派大將曹仁駐守南郡(今湖北公安縣)。這時,孫權、劉備都在打南郡的主意。周瑜因赤壁大戰,氣勢旺盛,下令進兵,攻打南郡。劉備也把軍隊調到油江口安營紮寨,死死地盯住南郡。

周瑜說:“為了攻下南郡,我東吳花再多的代價,南郡也要得到。劉備休想奪取南郡。”劉備為了穩住周瑜,首先派人到周瑜營中祝賀。周瑜心想,我定要見見劉備,看他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第二天,周瑜親自到劉備營中答謝,在酒過三巡後,周瑜單刀直入問劉備在油江口安營紮寨,是不是想取南郡?劉備說:“聽說大都督要攻打南郡,特來此助一臂之力。

如大都督不取,那我就去攻取。”周瑜大笑,說:“我東吳早想吞並漢江,現在南郡已掌握在手中,為何不取?”劉備說:

“勝敗不好事先定來,曹操臨走的時候,令曹仁駐守南郡,必會定下計謀,加之曹仁英勇無比,恐怕大都督不能取勝。”周瑜一貫驕傲自負,聽劉備這麼一說,自然不高興,他便開口說出:“我若攻不下南郡,就聽任玄德公去取。”劉備盼的就是他的這句話,馬上說:“子敬(即魯肅)、孔明都在場作證,你可千萬不能反悔啊。”周瑜笑了笑,並沒有把劉備的話放在心上。周瑜走後,諸葛亮建議先按兵不動,讓周瑜先去與曹仁廝殺。

周瑜發兵先攻下彝陵(今湖北宜昌)。然後乘勝攻打南郡,卻中了曹仁誘敵之計,自己中毒箭返回營中。曹仁見周瑜中毒箭受了傷,十分高興,每天派人到周瑜營前叫戰。周瑜隻是堅守營門,拒不出戰。一天,曹仁親自帶領大軍,前來叫戰。周瑜帶領數百騎兵衝出營門與曹軍大戰。開戰不久,忽聽周瑜大叫一聲,口吐鮮血,墜於馬下,被眾將救回營中,原來這是周瑜定下的騙敵之策,一時傳出周瑜箭瘡大發而死的消息。周瑜營中奏起哀樂,士兵們都穿戴了孝服,曹仁聞訊,喜上眉梢,決定趁周瑜剛死,東吳沒有準備的時機前去劫營,割下周瑜的首級,到曹操那裏去邀功請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