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計釜底抽薪
【原文】
不敵其力,而消其勢,兌下乾上之象【注釋】
不敵其力:敵,動詞,攻打。力,鋒芒,強勁的力量。
消:削弱、減弱。勢:氣勢。
兌下乾上之象:《易經》六十四卦中,《履》卦為“兌下乾上”,上卦為乾為天援下卦為兌為澤。又,兌為陰卦,為柔;乾為陽卦,為剛。兌在下,從循環關係和規律上說,下必衝上,於是出現“柔克剛”之象。此計正是運用此象推理得之,喻己方用此計可勝強敵。
【譯文】。
不要去攻打敵人力量最強的地方,而要設法削弱敵人力量的來源,從履卦的原理出發,采取以柔克剛方法戰勝他。
【戰例】
之一
三國時的官渡之戰即是一個著名的戰例。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河北袁紹乘勢崛起。公元員怨怨年,袁紹親自率領幾十萬大軍攻打許昌。當時,曹操據守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兵力隻有三萬多人。兩軍隔河對峙。袁紹仗著兵多將廣,派兵攻打白馬。曹操表麵上放棄白馬,令主力開向延津渡口,擺開要渡河架勢。袁紹怕背後受敵,迅速率領主力西進,阻擊曹軍渡河。誰知曹操虛張聲勢後,突派精銳軍隊回襲白馬,斬殺袁紹一員大將顏良,初戰告捷。由於兩軍長時間相持,雙方糧草補給成了成敗與否的關鍵。袁紹從河北調集了一萬多車糧草,屯集在大本營以北四十裏的烏巢。曹操探聽烏巢並無重兵把守,決定偷襲烏巢,斷絕糧草。他親自率領五千精兵打著袁紹的旗號,銜枚急走,夜襲烏巢,烏巢袁軍還沒明白是怎麼一回事,曹軍已經包圍了糧倉。往糧倉上點燃一把大火,頓時濃煙滾滾。曹軍乘機消滅了守糧袁軍,袁軍的一萬車糧草,頓時化為烏有。袁紹大軍聞訊,驚恐萬狀,斷絕糧草,軍心動搖,袁紹頓時陷入困境。曹操此時,發動全線進攻,袁紹士兵已無心作戰,喪失戰鬥力,幾十萬大軍四處逃散。袁軍大敗,袁紹帶領幾百名精兵,艱難地衝出重圍,回到河北,不久病死。
之二
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野心勃勃,他串通楚漢等七個諸侯國,聯合起兵叛亂。他們首先攻打效忠於漢朝的梁國。這時,梁國派人向朝廷求救,說劉濞大軍攻打梁國,現在已損失數萬人馬,已經無法抵擋劉濞大軍的猛攻了,請朝廷急速派兵救援。漢景帝立即命令周亞夫派兵去解救梁國之危。周亞夫說:“劉濞率領的吳楚大軍,向來勇猛,如今士氣旺盛。我與他們正麵交鋒,一時不易取勝。”漢景帝問周亞夫準備用什麼計謀擊退叛軍。周亞夫說,他們出兵攻打梁國,糧草供應特別困難,我們如能截斷糧道,敵軍定會不戰自退。滎陽是扼守東西二路的重地,必須最先控製。周亞夫派重兵控製滎陽後,分兩路兵馬襲擊敵軍後方,派一支軍隊襲擊吳、楚補給線,截斷糧道,而自己率領大軍襲擊叛軍後方重鎮冒邑。周亞夫占領冒邑後,忙令加固營寨,準備堅守。劉濞聞報驚恐萬分,想不到周亞夫不與自己正麵交鋒,卻迅速抄了自己的後路,截斷了自己的糧道。他立即下令全軍火速向冒邑前進,定要攻下冒邑,打通糧道。劉濞數十萬大軍來勢洶洶,直撲冒邑。周亞夫避其鋒芒,固城堅守,拒不出戰。敵軍數次攻城,都被城上的亂箭射退。劉濞無計可施,數十萬大軍駐紮城外,糧草已經斷絕。雙方對峙了數天,周亞夫見敵軍被餓得麵黃肌瘦,已無戰鬥力了。他見時機已到,調集全軍,突然發起猛攻。叛軍不戰自亂。隨後,叛軍大敗,劉濞倉皇逃出,在東越被殺。
【前人之語】
水沸者,力也,火之力也,陽中之陽也,銳不可當;薪者,火之魄也,即力之勢也,陰中之陰也,近而無害。故力不可當而勢猶可消。《尉繚子》曰:“氣實則鬥,氣奪則走。”而奪氣之法,則在攻心,昔吳漢為大司馬,有寇夜攻漢營,軍中驚擾,漢堅臥不動,軍中聞漢不動,有傾乃定。乃選精兵反擊,大破之。
此即不直當其力而撲消其勢也。宋薛長儒為漢、湖、滑三州通判,駐漢州。州兵數百叛,開營門,謀殺知州、兵馬監押,燒營以為亂。有來告者,知州、監押皆不敢出。長儒挺身徒步,自壞垣入其營中,以福禍語亂卒曰:“汝輩皆有父母妻子,何故作此?
叛者立於左,脅從者立於右!”於是,不與謀者數百人立於右,獨主謀者十三人突門而出,散於諸村野,尋捕獲。時謂非長儒,則一城塗炭矣!此即攻心奪氣之用也。或曰:敵與敵對,搗強敵之虛,以敗其將成之功也。
【譯文】
水燒得沸騰靠的是力量,即火力。用猛火燒沸騰的水,自然銳氣無法阻擋。幹柴,是產生火力的根本,猛烈的火勢就是靠它才形成的。但幹柴本身是溫而柔的東西,人們用它是不會受到傷害的。所以,凶猛的火力雖然難以阻擋,但要減弱它的火勢還是有辦法的。《尉繚子》說:“士卒對敵作戰,有十足的勇氣,就敢於拚命戰鬥,勇氣喪失,就會逃跑。”瓦解敵人氣勢的方法,就是要在精神上戰勝對方。東漢時期,吳漢任大司馬時候,有敵人乘夜偷襲漢軍的軍營。營中士卒一片驚慌並且局麵混亂,而吳漢卻安然不動在床上靜臥。將士們聽說吳漢這般沉著冷靜,情緒才穩定下來,不一會兒,營中也就安穩下來了。這時,他便起床挑選了一支精銳部隊,乘夜出擊,從而打敗敵人。這裏,吳漢采用的策略就是不與敵人正麵交戰,而是先設法削減敵人旺盛的氣勢。北宋時期,薛長儒時任漢、湖、滑三州通判,駐守在漢州時,數百名駐守州城的士卒叛亂。他們準備打開營門,企圖要謀殺知州和兵馬監押。有人前來稟報,知州和監押都不敢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