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連夜到達金營,對金兀術說道:“小臣王佐昨晚與眾將在帳中議事,小臣進言,金軍有二百萬人馬,難以抵擋,不如議和。嶽飛聽了大發雷霆,就下令斬斷我的右臂,並命我到金營通報,說嶽家軍即日要來生擒狼主,橫掃金兵。小臣要是不來,他還要斬斷我的另一隻手臂。因此,我隻好哀求狼主。”
王佐這麼一說,再加上他的手臂真的被斬斷,金兀術對此深信不疑,並同情他,叫他“苦人兒”,把他留在營中。王佐利用能在金營自由出行的機會,接近陸文龍的奶娘,並說服奶娘,向陸文龍講述了他的身世。當陸文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後,決心為父母報仇雪恨,誅殺金賊。王佐指點他不可輕舉妄動,要見機行事。此時,金兵運來一批大炮,準備深夜轟擊嶽家軍,幸虧陸文龍用箭書報了信,使嶽家軍免遭傷亡。當晚,陸文龍、王佐、奶娘投奔宋營。王佐自殘斷臂,終於使猛將陸文龍回國效力,立下汗馬功勞。
【前人之語】
間者,使敵人相疑也;反間者,因敵人之疑,而實其疑也。
苦肉計者,蓋假作自間以間人也。凡遣與己有隙者以誘敵人,約為響應,或約為共力者,皆苦肉計之類也。如鄭武公伐胡而先以女妻胡君,並戮關其思;韓信下齊而驪生遭烹。
【譯文】
間諜,就是利用矛盾,使敵人內部相互猜疑;反間諜,就是利用敵人有猜疑的心理,將計就計,以假亂真,加深敵人之間的相互猜疑。苦肉計,是假裝己方內部鬧矛盾,去離間敵人,或者進行間諜活動。凡是派遣與己方有很深矛盾的人去誘惑敵人,作為內應,或者約定共同協作行動的人,都屬於苦肉計之類的謀略。如同鄭國武公準備攻打胡國,竟先將親生的女兒許配給胡國的君主,並殺掉了主張攻打胡國的關其思,使胡國對自己不加防範,最後鄭武公興兵攻打胡國,一舉消滅了胡國。漢高祖劉邦派驪食其勸齊王歸降,使齊王對漢軍沒有戒備。韓信乘機攻打齊國,齊王大怒而煮死了驪食其。
【賞析】
本計其實是一種特殊的離間法,使用此計,“自害”是真的,“他害”是假的,以真受害而假投靠的方法以達到己方的目的。己方要製造內部矛盾不斷激化的假象,再派人假裝受到迫害,借機投靠敵人,使敵人對其遭到的迫害深信不疑,從而取得敵人的信任,以此打入敵人軍營中進行間諜活動。用苦肉計的最終目的,是把己方的人打入敵方,進行間諜活動。從戰例中,可以看出苦肉計的成功實施需要具備三方麵,一是要有合適的人;二是能忍辱負重;三是能騙取對方的信任。
本計用象理來說明采用這種方法欺騙敵人,就是順著它那柔弱的性情達到己方的目的。
第三十五計連環計
【原文】
將多兵眾,不可以敵,使其自累,以殺其勢。
“在師中吉,承天寵也”。
【注釋】
自累:指自相拖累,自相鉗製。
以殺其勢:殺,減弱,削弱,刹住。勢,氣勢,勢力、勢頭。殺其勢意思是:削弱敵軍來勢洶洶的勢頭。
在師中吉,承天寵也:語出《易經·師·象》:“在師中吉,承天寵也。”意思是說,將帥身在帳中指揮,吉利,因為得到上天的寵愛。
【譯文】
敵人兵強將多,不可與他硬拚,應當設法讓他們自相鉗製,以削弱他們的勢頭。這就像《易經》師卦中所說:將帥如果用兵得法,就會像有天神相助一樣,輕而易舉地打敗敵人。
【戰例】
之一
三國時期著名的赤壁之戰時,周瑜利用反間計,讓曹操殺了熟悉水戰的降將蔡瑁、張允,又讓隱士龐統向曹操獻上鎖船之計,還用苦肉計讓黃蓋詐降。三計連環,曹軍慘敗而逃。在“反間計”的故事裏,曹操誤殺蔡、張二將之後,曹操冷靜地思考一下,才知中了周瑜之計,但已無可挽回了。周瑜用反間計除掉蔡瑁、張允二人,也就不怕曹操的大軍。周瑜認為要打敗曹操,隻有用火攻才行,火攻曹操的計謀,周瑜不僅想到了,東吳老將黃蓋也想到此計。他建議周瑜用火攻曹軍。周瑜懷疑此計是別人教黃蓋的,黃蓋說:“是自己的主意,並非他人所教。”周瑜說:
“我正想這樣做,但是軍中無一人可行詐降計。”黃蓋說:“我願意行此計。”周瑜說:“不吃些苦,曹操如何相信呢?”黃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