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敗戰計(2)(2 / 3)

【賞析】

反間計在軍事上指在疑陣中再添疑陣,使敵內部產生矛盾,己方就可穩中獲勝。再說得更通俗易懂點,就是神不知鬼不覺地利用敵人的間諜反過來為己方所用。雙方戰爭中使用間諜,是司空見慣的。有的間諜是通過偽裝偷偷地進入敵人的核心部位,以獲取軍情,為己方所用,從而為己方製定下一步行動策略,給敵人以致命的打擊。有的間諜是以某種特殊身份拜訪敵方首腦,以刺探軍情。《孫子兵法》中對間諜的分類比較全。其中還強調間諜是不可或缺的人物,認為將帥帶兵打仗必須事先了解敵人各個方麵的情況。要準確掌握敵人各個方麵的情況,不能依靠鬼神,也不能依靠經驗,而是依靠事實真情。“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這裏的“人”,就是間諜。

此計運用象理來說明布置一番重重的疑陣之後,能使敵人派來的間諜歸順己方。

第三十四計苦肉計

【原文】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間以得行。“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注釋】

間:離間。

童蒙之吉,順以巽也:語出《易經·蒙》卦(卦名解釋見第十四計注)。本卦:“六五:童蒙,吉。《象》曰:童蒙之吉,順以巽也。”此句的意思是說幼稚蒙昧之人所以吉利,是因為柔順服從。

【譯文】

人通常情況下,不會自我傷害,若自我傷害會被他人認為是真實的,但如能以假作真,離間就可以施行了。這就好比蒙騙兒童一樣,去蒙騙敵人,使他們為己方控製。這是吉利,是因為他人柔順服從自己。

【戰例】

之一

三國時期,曹、吳兩方,一個占據北方;一個占據南方。占據北方的曹操兵多將廣,可謂是實力強大,而占據南方的孫權相比之下就不如曹操的實力。曹操本人有奪取天下的野心,於是就親自率軍攻打東吳,但在戰幕拉開前,東吳的大都督周瑜感到敵強我弱,而曹操卻感到自己的軍隊不熟悉水戰,他們都想到,隻有用計謀,才能戰勝對方。

於是曹操派部將蔡中、蔡和到東吳詐降,東吳的大都督周瑜得知兄弟二人來降,便知道這是曹操派來的奸細,一定來刺探己方軍情的。他故意收留了來降的兄弟二人,想到日後為我所用,不如將計就計來個“偷雞不成———蝕把米”,後來也就有了“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故事。在周瑜想到用火攻曹軍的戰船,老將黃蓋也想到用火攻曹軍並向周瑜提出說:“敵眾我寡,不宜打持久戰,不如火攻曹軍。”周瑜開始以為是他人教黃蓋獻的計謀,後來經過他的一番詢問下,才得知是黃蓋自己想的主意,並非他人所教,周瑜這才放心下來。他對黃蓋說:

“我正想行此計,所以把蔡中、蔡和詐降之人留在軍營,用來傳遞假消息;但可恨的是沒一人能為我行詐降計。”黃蓋聽完便主動提出,自己願去詐降,趁曹操沒有防備,縱火燒船。黃蓋詐降曹操談何容易,曹操本是生性多疑的人,再加上熟讀兵法,不易取得曹操的信任,隻有用苦肉計才能使曹操相信,黃蓋說:“我受孫家人的厚恩,為東吳肝腦塗地,無怨無悔。”周瑜在黃蓋的懇求下,才答應了下來。於是兩人事先謀劃好了,假戲真做,演了一出自家人打自家人的戲,騙取了曹操信任,詐降成功,一把火燒了曹操號稱百萬大軍。

之二

南宋時,金兵南下進犯,金兀術與嶽飛在朱仙鎮擺開了決戰。金兀術有一義子,名叫陸文龍,年僅十六歲,智勇雙全,是嶽家軍的強勁對手。陸文龍本是宋朝潞安州節度使陸登的兒子,當金兀術攻下潞安州時,陸登夫妻倆雙雙為南宋捐軀。金兀術將還是嬰兒的陸文龍和奶娘擄掠到金營,收為義子。陸文龍對自己的身世完全不知。

一天,嶽飛正在思考破敵的良策,忽見部將王佐進帳。嶽飛看見王佐臉色蠟黃,右臂已斬斷,大為驚奇,忙問發生了什麼事。原來王佐打算隻身到金營,說服陸文龍反金。為了讓金兀術深信不疑,才采取斷臂之計。嶽飛十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