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赤壁大戰前夕,周瑜巧用反間計除掉了曹操大將蔡瑁、張允二人,就是個典型的例子。曹操率領百萬大軍,準備渡過長江,去攻打東吳。當時,孫、劉兩家聯合抗曹,但是兵力比曹軍少。曹操的軍隊大都是由北方人組成,善於馬戰,不善於水戰。正好有兩個精通水戰的降將蔡瑁、張允能為曹操訓練水軍。曹操生性多疑,對這二人歸降也有猜疑,認為這二人不可久用,遲早是要除掉這二人,但是現在正值用人之際,除此二人,營中無一人熟悉水戰,便暫時把這二人當成寶貝,十分優待二人。一天,東吳主帥周瑜見對岸曹軍在水中擺陣,有條有理,十分精通,大吃一驚。他想先要除掉這二人,才能免除後患。曹操一貫求才若渴,知道周瑜是個軍事奇才,很想拉攏他。曹操的謀士蔣幹自稱與周瑜曾是同窗好友,願意過江說服周瑜歸降。曹操立刻讓蔣幹過江說服周瑜歸降。周瑜見蔣幹過江的企圖已心知肚明了,拍手稱快叫好,蔣幹一來反間計非用在他的身上莫屬。他熱情招待蔣幹,酒席宴上,周瑜讓眾將作陪,炫耀軍威,並規定共敘友情,不談軍事,堵住了蔣幹的嘴。周瑜假裝喝醉酒,要蔣幹像年少求學時同床而眠。周瑜帶著蔣幹來到床榻前,假裝倒上床上便呼呼大睡,蔣幹見周瑜不讓他提到勸降之事,心神不寧,根本無法入眠。他見周瑜呼呼大睡,便偷偷摸下床來,見周瑜案上有一封書信。他偷偷地打開了信仔細看了一遍,大吃一驚原來是蔡瑁、張允寫給周瑜的秘信,約定與周瑜來個裏應外合,共同消滅曹操。這時,周瑜故意說著夢話,翻個身子,嚇得蔣幹急忙上床假裝入睡。過了一會兒,忽然有人要見周瑜,周瑜醒來,假裝大吃一驚,忙問到屬下:“這是何人,竟與我共榻而眠。”屬下回答說:“這是蔣幹,是昨晚你喝醉酒,邀他同榻而眠。”周瑜故意就和來人在帳外談話,剛談一點還故意到蔣幹麵前看了看是否睡熟。蔣幹假裝睡著的樣子,周瑜見蔣幹假裝睡著,便到帳外和來人繼續談話,蔣幹偷偷地聽周瑜小聲談話,聽得不太清楚,隻聽見說到蔡、張二人。於是蔣幹對蔡、張二人和周瑜聯手消滅曹操的計劃確定無疑。他趁著周瑜睡著的時候連夜趕回曹營,讓曹操看了周瑜偽造的書信,曹操頓時大怒,一氣之下殺了蔡瑁、張允二人。等曹操思前想後,方知中了周瑜反間計,但是已無法挽回了。
之二
南宋初期,高宗趙構害怕金兵,不敢抵抗,朝中投降派占據主導地位。主張抗敵的著名將領有宗澤、嶽飛、韓世忠等人,使金兵不敢輕易南下。
公元1134年,韓世忠鎮守揚州。南宋朝廷派魏良臣、王繪等二人北上去金營議和,要路過揚州。韓世忠心裏極為不高興,生怕二人為了討好敵人,泄露軍情。可他轉念一想,何不利用這二人傳遞一些假軍情。等二人路過揚州時,韓世忠故意派出一些人馬開出東門。二人忙問部隊的去向,回答說是開往防守江口的先遣部隊。
二人進城,一見韓世忠。忽然有一張流星庚牌送到手中,韓世忠故意讓二人看,原來是朝廷命令韓世忠馬上移營守江。第二天,二人離開揚州,前往金營。為了討好金軍大將聶呼貝勒,二人告訴聶呼貝勒韓世忠接到朝廷命令,已率軍移營守江。金將聶呼貝勒送二人往金兀術處談判,自己立刻調兵遣將去攻打揚州。
聶呼貝勒認為韓世忠移營守江,揚州城內肯定是防守空虛,正好是攻占揚州大好時機。於是,聶呼貝勒親自率領精銳騎兵向揚州進發。韓世忠送走二人,急令“先遣部隊”返回,在揚州北麵大儀鎮的二十多處設下伏兵,形成包圍圈,等待金兵的到來。
金兵大軍一到,韓世忠率少量士兵迎戰,邊戰邊退,把金兵引入伏擊圈。隻聽一聲炮響,宋軍伏兵從四麵八方衝殺出來,金兵頓時亂了陣腳,不堪一擊。最後金兵死傷慘重,先鋒被生擒,主帥倉促逃命。金兀術大怒,將送假情報的兩個投降派給囚禁起來。
【前人之語】
間者,使敵自相疑忌也;反間者,因敵之間而間之也。如燕昭王薨,惠王自為太子時,不快於樂毅。田單乃縱反間曰:“樂毅與燕王有隙,畏誅,欲連兵王齊,齊人未附,故且緩攻即墨,以待其事。齊人惟恐他將來,即墨殘矣。”惠王聞之,即使騎劫代將,毅遂奔趙。如周瑜利用曹操間諜,以間其將;陳平以金縱反間於楚軍,間範增,楚王疑而去之。亦疑中之疑之局也。
【譯文】
間諜,可以讓敵人自相懷疑和猜忌。反間諜,就是利用敵人派來的間諜為己方所用來離間敵人。如戰國時期燕昭王死後,繼位的惠王從當太子時,就比較討厭樂毅。於是,田單派間諜到燕國去散布謠言,說:“樂毅與燕王有矛盾,害怕被惠王所誅殺,以伐齊國為名聯合齊國,然後自立為齊王,因為齊國還沒有歸順於他,所以他不急於攻占即墨城,就耐心地等待時機,使自己的大事得以成功,齊國人擔心的是惠王派別的大將來攻打,那樣的話,即墨城也就保不住了,很快就會被攻下城來。”惠王聽到謠言,便派騎劫代替樂毅為大將。樂毅於是逃向趙國。三國時周瑜利用曹操派來的間諜,去離間曹操和大將的關係。漢高祖劉邦的謀士陳平用財物收買楚軍將士,四處傳播謠言,離間楚王和軍師範曾的關係,楚王懷疑範曾而使其辭職回到故鄉。這也是在疑中再安排疑陣的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