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計美人計
【原文】
兵強者,攻其將;將智者,伐其情。將弱兵頹,其勢自萎。“利用禦寇,順相保也”。
【注釋】
兵強者,攻其將;將智者,伐其情:全句意思為:對強大的敵人,就對付將帥,對足智多謀的將帥,就動搖他的情緒。
利用禦寇,順相保也:語出《易經·漸象》:“利禦寇,順相保也。”禦:抵禦。寇:敵人。順:順利,順勢。保:保存。
全句意思為:利用此方法來抵禦敵人,則順利地保存自己。
【譯文】
對強大的敵人,要對付他的將帥;對於英明多智謀的將帥,就要動搖他的意誌。將帥鬥誌喪失,士卒鬥誌也頹廢消沉,敵人的戰鬥力必然會自行下降。利用此方法來抵禦敵人,則順利地保存自己。
【戰例】
之一
春秋時期吳越之戰,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成了他的奴仆。越王勾踐在吳王夫差跟前卑躬屈膝,做牛做馬,任其淩辱,終於騙取夫差的信任,放他回國。回國後,他立即采取一係列政策,富國強民,增強自己的實力。不久,越王勾踐趁著夫差北上會盟之時去攻打吳國,隨後,吳國被打敗,夫差不得不拔劍自刎。越國本是一個弱小的國家,後來,越國能夠強大起來,“美人計”起到了重要作用,勾踐囚在吳國後,臥薪嚐膽,不忘喪國雪恥。他深知目前最重要的是騙取夫差的信任,才能打敗夫差,洗刷恥辱。越國大夫文種向他獻上一計:天空中的飛鳥,因貪吃食物,而被捕殺,深水的魚兒,因香噴噴的誘鉺,而被捕殺。要想複國雪恥,應投其所好,衰其鬥誌,這樣,可置夫差於死地。
於是勾踐挑選了兩名美女:西施、鄭旦,送給夫差,並年年向吳王獻上珍奇異寶。夫差認為勾踐對自己已十分忠誠,所以對他也就沒有了懷疑。夫差整天與美人吃喝玩樂,連他的大臣伍子胥的告誡,都不放心上。後來,吳王攻打齊國,勾踐還派兵相助,借以表明自己對吳王夫差的忠心,來麻痹對方。吳國打勝之後,勾踐還親自去吳國慶賀。夫差因沉醉於酒色之中,不能自拔,根本無心過問政事。他的大臣伍子胥勸諫無效,反被逼自殺。勾踐看在眼裏,樂在心中。公元前482年,吳國大旱,幾乎絕收,老百姓苦不堪言,而越國卻是物富民豐。勾踐乘夫差北上會盟的時機,派兵突襲吳國,不久被越國所滅,夫差拔劍自刎。
之二
東漢末代皇帝劉協九歲登基,當時的朝廷由董卓專權。董卓為人陰險狠毒,濫殺無辜,並有廢帝篡位的野心。滿朝文武,對董卓既是怨恨又是害怕。
司徒王允,十分擔心,朝廷出了這樣一個亂臣賊子,不除掉他,國家終將毀在他的手中。王允深知董卓勢力強大,正麵與他為敵,還沒有取勝的把握。王允就從他身邊的人入手,並把目標鎖定在董卓的義子身上,他義子名叫呂布,是董卓得力助手。董卓對義子十分信任,呂布對董卓也忠心耿耿。
王允觀察這“父子”二人,狼狽為奸,奸詐狡猾,但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喜歡女人。何不用“美人計”,讓他們自相殘殺,以除奸賊?
王允府中有一歌女,名叫貂蟬。這名歌女,不但天姿國色、能歌善舞,而且明白事理。當王允向貂蟬提出用美人計除掉董卓的計劃時,貂蟬當即表明願意犧牲自己,為國除賊、為民除害。
王允對貂蟬如此深明大義感到十分地感激,並告訴她救國救民的重任,全擔在她身上了。第二天,司徒王允便把藏在家裏的明珠,打造成金冠一頂,派人送給呂布。呂布收到司徒王允的厚禮,十分高興,就親自來到王允家致謝。而王允事先準備了好酒好菜來招待呂布,還叫來貂蟬向呂布敬酒,在酒桌上王允主動提出將自己的“女兒”貂蟬許配給呂布。呂布聽見王允要把這絕代佳人許配給他,自然欣喜若狂,十分感激王允。王允決定選擇良辰吉日完婚。
過了幾天,王允宴請當時的太師董卓到家裏來做客,董卓欣然前往,酒席間,王允讓貂蟬獻舞助興。董卓一見到貌若天仙的貂蟬,饞涎欲滴。王允說:“太師如果喜歡,我就把這個貂蟬奉送給太師。”董卓假意推讓一番後收了下來,就高高興興地把貂蟬帶回府中去了。
呂布知道之後怒氣衝天,當麵斥責王允。王允編出一番話來哄騙呂布。他說:“太師要看看自己的兒媳婦,我豈敢違命!太師說今天是良辰吉日,決定帶回府去與將軍成親。”
呂布信以為真,等董卓給他操辦婚事。可是等了一晚上,沒見有送來貂蟬。第二天,他到相府中一打聽,才知董卓已把貂蟬據為己有。呂布心裏自然很不高興。
一天,董卓上朝,忽然不見身後的呂布,心生疑慮,就趕回府中,到後花園鳳儀亭內一看,呂布與貂蟬抱在一起,他頓時怒火衝頂,用戟向呂布刺去,呂布用手一擋,沒能刺中。呂布怒氣衝衝離開太師府。原來,呂布與貂蟬是私自約會,貂蟬按王允之計,挑撥董卓與呂布的父子關係。這時,呂布對董卓的所作所為已心懷仇恨。
王允見時機已成熟,邀呂布到密室商議。王允大罵董卓強占了女兒,奪去了將軍的妻子,實在可恨至極。呂布咬牙切齒地說:“不看我們是父子關係,我真想殺了他。”王允忙說:“將軍錯了,你姓呂,他姓董,算什麼父子?再說,他搶占你的妻子,用戟刺殺你,哪裏還顧什麼父子之情?”呂布說:“感謝司徒大人的提醒,不殺老賊誓不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