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島國風土人情(5)(1 / 3)

冬至日

冬至日為一年中黑夜最長而白晝最短之日,從古代開始,日本人就極為重視冬至,形成了頗具日本特色的冬至習俗。這一天,神社、寺廟都舉行傳統宗教活動,喝粥,吃燉煮南瓜及河豚火鍋。與五月端午節句的菖蒲浴一般,日本民俗中至今遺留著冬至日泡洗柚子浴湯的古俗,柚子氣味芳香,相傳能除垢去邪,泡了柚子浴湯就可保證入冬後無病息災。和中國一樣,日本人也會在冬至這一天進補,那就是很有名的冬至河豚火鍋了。以鬆魚幹、昆布海帶、醬油熬成湯頭,再放入河豚、酒糟、豆腐、白菜、鬆茸、春菊、大蔥、烤糯米糕、烏冬麵雜煮一大鍋,鮮美無比。據說吃了這些東西,可以強健身體,平安過冬。

辭舊迎新的節分日

12月為一年之歲末,日語稱“禦歲暮”,一年當中,可能這個目是最忙碌的了。各種辭舊迎新的活動異常繁多,其中最有名的要數節分的鬼打豆了。家家戶戶炒黃豆,盛在木升(小木鬥,盛米或清酒)供佛或祖先,主人手抓豆子,立於門口,邊撒豆邊念道:“福裏邊,鬼外邊。”

在此時,炒豆成了一種迎福趨鬼魅的道具了。這一風俗由來已久。據日本《類聚名物考》記載,節分撒豆習俗,始自九世紀末宇多天皇年間,相傳歲暮立春前,蓬萊島上的鬼怪來到扶桑島作惡,扮作凡人進入民家,調戲女主人,結果被女主人順手甩出的炒豆打瞎了雙眼,落荒而逃。

撒完豆災惡盡除,主人再到佛像或先祖靈前做禱,祈賜新年之福。

節分之後,各家各戶便開始忙碌籌備過年,買年貨,大掃除,舂年糕作鏡餅,紮門鬆,繁忙而熱鬧,生機勃勃,一派辭舊迎新氣象。

大晦日,即除夕,十二月三十日

從這天開始,日本人可以享受一年中不短的假期了。此時,街上所有店鋪均關門歇業,親勞了一年的人們齊聚在家,享受這一年中最難得的時光。享受豐盛富麗的年飯-禦節料理,觀看NHK電視台放送的迎新年紅白歌星大演唱會,子夜十二點,日本列島上所有寺廟的鍾聲一齊響起,在108下不絕於耳的除夜鍾聲裏日本人民迎來了嶄新的一年。

5.盛大成人節

日本的成人節源於古代的成人儀禮,而日本古代的成人儀禮受到過中國“冠禮”的影響。所謂冠禮,是成人的一種加冠儀式。

從加冠這天起,冠者便被社會承認為已經成年。日本仿中國舊禮製,始行加冠製度在天武天皇十一年(公元683年)。

知識小百科

冠禮

冠禮,起源於原始社會,已有幾千年的曆史。是古代中國漢族男性的成年禮。冠禮表示青年男女到了一定年齡,性已經成熟,可以婚嫁。成年禮由代族長等依據舉行一定的儀式,才能獲得承義。

成人禮儀從前是人生禮儀中最為重要、並且具有多重性格的禮儀,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文化現象。原始的成年禮儀包括體力考驗、性的允諾以及身體的變形裝飾等內容,它是以肉體的變化使個人自覺意識到社會地位的變化,以確立個人的社會責任感。較之原始社會的成年禮儀,現在的成人禮儀(包括日本的成人節禮儀)無疑是象征性的,但其文化內涵仍然一如既往,日本人能將這種禮儀傳承至今且有所發揚光大。

在日本,每年1月15日的成人節是個大節,它受到本人、家庭以及社會的普遍重視。

對於日本的家長來講,“成人節”是非常重要的。就從那一天始,他們將自己的孩子當成大人看待了。“家有小女初長成”的父母更是不惜花費全力打造美麗的女兒。

按照傳統,成為“新成人”的女孩要穿上袖擺長長的漂亮和服。不過這些和服價格十分昂貴。他們會采用“租”的形式,這也要花費數萬日元。傳統和服穿法複雜,所以家長會提前為女孩訂好。美麗的倩影當然也要留個紀念,因此很多照相館都有專門的成人式服務,從服裝到化妝,然後拍照,通常拍一套要兩萬日元。

由於1月天氣寒冷,外出參加成人式的女孩們通常會在和服外邊圍上白色的毛茸茸的大圍脖。她們三五成群,邁著和式小碎步走在大街上,成為一道最亮麗的風景。

有成人的家庭一般會舉行家庭聚會,祝賀自己的孩子長大成人。

有的地方的成人禮,政府也會參加,以示祝賀。

成人式上,向所有參加者散發了市長的賀詞以及有關選舉知識的小冊子,市長和其他政府官員以及青年代表分別講話,氣氛莊重。

從“未成年人”到加入“成年”行列,這在日本人看來,是人生的一大轉折。

日本現行《民法》第四條規定“20歲為成年”。日本公民年滿20歲才能獲得選舉權,獨立實施簽訂貸款契約等法律行為,才被允許飲酒和吸煙。